一种基于碳酸盐岩团簇同位素的成岩产物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144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碳酸盐岩团簇同位素的成岩产物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确定的待测碳酸盐岩的岩石类型,得到每一岩石类型的各个岩石组构;制备每一岩石组构的粉末样品,并分别进行团簇同位素测试分析,得到各粉末样品的团簇同位素和组构氧同位素;基于各粉末样品的团簇同位素与温度的关系,得到各粉末样品对应的岩石组构的形成温度;利用各粉末样品对应岩石组构的形成温度和氧同位素,得到各粉末样品形成时的流体氧同位素;根据所述各粉末样品对应岩石组构的形成温度和流体氧同位素,以及预先确定的流体氧同位素和碳酸盐岩的形成温度变化规律关系图,识别不同岩石组构的成岩体系和流体类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碳酸盐岩团簇同位素的成岩产物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1、碳酸盐岩团簇同位素(δ47)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新型古温度代用指标,在解决地球科学领域诸多与温度相关的科学问题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分析岩石成岩作用,进而建立成岩演化史和成岩流体示踪的重要手段。可以从地化分析技术的建立和测试手段角度进行团簇同位素分析,或者利用团簇同位素反映埋藏期成岩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人发现,但是,现有技术中尚未提供一种基于碳酸盐岩团簇同位素(δ47)和流体氧同位素(δ18ofluid),利用岩石学、成岩作用和团簇同位素地球化学综合分析技术,识别成岩体系和成岩流体性质,指导油气勘探的方法。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有必要提出一种基于碳酸盐岩团簇同位素的成岩产物分析方法,以解决或部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碳酸盐岩团簇同位素的成岩产物分析方法,包括:

3、根据确定的待测碳酸盐岩的岩石类型,得到每一岩石类型的各个岩石组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碳酸盐岩团簇同位素的成岩产物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粉末样品的团簇同位素与温度的关系,得到各粉末样品对应岩石组构的形成温度,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各粉末样品对应岩石组构的形成温度和组构氧同位素,得到各粉末样品形成时的流体氧同位素,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方式预先确定流体氧同位素和碳酸盐岩的形成温度变化规律关系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各粉末样品对应岩石组构的形成温度和流体氧同位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碳酸盐岩团簇同位素的成岩产物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粉末样品的团簇同位素与温度的关系,得到各粉末样品对应岩石组构的形成温度,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各粉末样品对应岩石组构的形成温度和组构氧同位素,得到各粉末样品形成时的流体氧同位素,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方式预先确定流体氧同位素和碳酸盐岩的形成温度变化规律关系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各粉末样品对应岩石组构的形成温度和流体氧同位素,以及预先确定的流体氧同位素和碳酸盐岩形成温度变化规律关系图,识别碳酸盐岩的成岩体系和流体类型,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王永生胡安平沈安江佘敏潘立银乔占峰郑剑锋韩明珊吕学菊曹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