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椅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1311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5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椅背,包括压条、具有上背框与下背框的背框架以及具有上网布与下网布的网布,上背框与下背框一体形成切于两者的交界处形成绷网部,绷网部上开设有压槽,上网布与下网布在交界处连为一体并在交界处形成绷紧部;网布边缘安装在背框架边缘,绷紧部在压槽处被压条压紧,同时绷紧整个网布;网布的造型对应双框造型的背框架,即上网布形状与上背框相对应,下网布形状与下背框相对应,作为对双背框造型的背框架进行绷网的基础,避免使用两个网布进行绷网而产生的干涉;再在将网布边缘嵌入椅背框架边缘后,用压条将网布的拉紧部压入绷网区域的压槽中,上网布被向下拉紧同时下网布被向上拉紧,从而实现绷紧网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椅背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常见有单背框与双背框这两种椅背结构,单背框为一体成型的单个背框,双背框为两个独立背框连接形成;此外双背框具有更好的贴合人体背部的优势,而单背框的成本更低,现在越来越多的单背框模仿双背框的腰部前凸,但却难以模仿双背框的造型。

2、双背框由于是两个独立背框连接而成,其造型不受限制,常见的独立背框有类似梯形的形状,如矩形加梯形的形状或梯形加倒梯形的形状等,单背框也能实现如同独立背框的造型,但是,在两个背框连接组合后,其造型更加复杂,且更具美感,棱角分明,视觉上更具新鲜感与冲击力,这对单背框的造型来说,属于异型,无法呈现;现有的单背双框结构的造型均较为常规,如矩形,难以做到接近双背框的造型,特别是在将单背框造型设置成具有凹凸或分段效果时最难实现,最大问题就在于,单背框网布无法针对这种异型造型实现有效的绷网。

3、对于双背框来说,两个独立背框均能进行独立绷网,而后再连接,而单背框采用双背框的造型时,对上下背框进行单独绷网,会造成相互干涉,不易操作的同时,也难以将网布绷紧;而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椅背,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框架、网布以及压条,背框架包括一体成型的上背框与下背框,上背框与下背框的交界处形成绷网部,绷网部开设有压槽;网布包括对应上背框形状的上网布与对应下背框形状的下网布,上网布与下网布在交界处连为一体并在交界处形成绷紧部;网布边缘安装于背框架边缘,绷紧部位于压槽处;压条安装在压槽中,压条配置为将绷紧部压入压槽并使上网布被向下拉紧,下网布被向上拉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背,其特征在于:压槽由绷网部的前表面向后凹陷形成,绷紧部的长度小于压槽的槽宽与两倍槽深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背,其特征在于:上网布的下边沿宽度大于绷紧部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椅背,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框架、网布以及压条,背框架包括一体成型的上背框与下背框,上背框与下背框的交界处形成绷网部,绷网部开设有压槽;网布包括对应上背框形状的上网布与对应下背框形状的下网布,上网布与下网布在交界处连为一体并在交界处形成绷紧部;网布边缘安装于背框架边缘,绷紧部位于压槽处;压条安装在压槽中,压条配置为将绷紧部压入压槽并使上网布被向下拉紧,下网布被向上拉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背,其特征在于:压槽由绷网部的前表面向后凹陷形成,绷紧部的长度小于压槽的槽宽与两倍槽深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背,其特征在于:上网布的下边沿宽度大于绷紧部宽度,下网布的上边沿宽度大于绷紧部宽度,且在绷紧部左右两侧的上网布与下网布上形成形变部,形变部以及绷紧部边缘柔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背,其特征在于:上网布与下网布在交界处通过缝合方式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秋周骏蒋亚琼李春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胜途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