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时钟弹簧二次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1248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56
本申请提供一种时钟弹簧二次锁结构,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包括定子盘、转动连接在定子盘内部的动子盘以及串联在定子盘和动子盘之间的连接线束;竖向滑动连接在动子盘内部的定位环,且定位环和动子盘之间设置有弹簧,定位环上设置有突出块,定子盘上开设有限位豁;通过弹性件径向滑动连接在动子盘上且能够抵接定位环上表面的L型杆,L型杆的水平杆体上竖向滑动连接有锁止块,动子盘上开设有锁止槽,定子盘上开设有螺旋槽和环形槽,螺旋槽的最高点与环形槽连通,且螺旋槽的径向深度小于环形槽的径向深度;本申请能够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动子盘的转动圈数因人员疲惫和疏忽而出错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时钟弹簧二次锁结构


技术介绍

1、时钟弹簧是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上的电信号旋转连接器,是两个相对转动部件之间的电路连接器件,其用于汽车方向盘在更大转动圈数范围内工作时,保证方向盘中的安全气囊、喇叭开关等电子元器件与汽车主线束电信号的正常接通。由于方向盘中的各类电子元器件要随方向盘转动,连接线束应保留一定余量,保证方向盘朝一个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连接线束不被拉断。

2、参照图7和图8,在组装时需要使动子盘2基于定子盘1发生旋转,将连接线束3由完全缠绕在动子盘2或定子盘1上的初始状态调整为同时且等长缠绕在动子盘2和定子盘1上的状态,而后再借助二次锁结构实现动子盘2和定子盘1的相对锁止,使得时钟弹簧保持在可转动范围内的中间位置,以便时钟弹簧最终装配在车辆内部后在正向转动和逆向转动时都具备充足的拉伸余量。

3、参照上述技术方案,在时钟弹簧的实际组装过程中,受限于时钟弹簧的组装工艺影响,动子盘和定子盘的调整工作以及后续的锁止工作需由人员手动进行,但此方式对人员的工作状态具有较高要求,组装过程中大量的操作步骤容易使人员产生疲惫,导致时钟弹簧的生产效率减缓,同时动子盘的转动圈数有可能因人员的疲惫和疏忽而出错,进而导致产品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时钟弹簧二次锁结构,主要用于解决人员组装时钟弹簧时生产效率低下以及动子盘的转动圈数容易出错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时钟弹簧二次锁结构,包括定子盘、转动连接在定子盘内部的动子盘以及串联在定子盘和动子盘之间的连接线束;竖向滑动连接在动子盘内部的定位环,且定位环和动子盘之间设置有供定位环上移的弹簧,定位环上设置有突出块,定子盘上开设有能够在定位环上移时供突出块进入的限位豁;通过弹性件径向滑动连接在动子盘上且能够抵接定位环上表面的l型杆,l型杆的水平杆体上竖向滑动连接有锁止块,动子盘上开设有供锁止块竖直插入的锁止槽,定子盘上开设有与锁止块匹配的螺旋槽和环形槽,螺旋槽的最高点与环形槽连通,且螺旋槽的径向深度小于环形槽的径向深度。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锁止块和螺旋槽的配合来限定连接线束的缠绕状态,且在连接线束调整完成的同时利用突出块和限位豁的配合来实现定子盘和动子盘的相对转动锁止。

4、可选的,所述l型杆的竖直杆体上开设有限位阶,定位环的上表面能够在突出块进入限位豁时抵接限位阶。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阶来限制定位环的最大上移距离,使突出块上移后保持在限位豁内部。

6、可选的,所述限位豁的周向长度大于突出块的周向长度,且限位豁的周向长度至多为突出块周向长度的两倍。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定子盘和动子盘之间保留一定的可转动余量。

8、可选的,所述定子盘由上盖和底座组成,且上盖和底座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动子盘由内圈盖、内圈套和锁定环组成,且内圈盖、内圈套和锁定环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卡扣连接的组装方式,能够为人员的组装工作提供便利。

10、可选的,所述锁定环上开设有与突出块竖直对应的避让口。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让口能够为突出块的移动时提供充足的避让空间。

12、可选的,所述螺旋槽的最低点开设有与自身连通的竖直导入槽,螺旋槽与环形槽的连通处开设有竖直脱出槽,且竖直脱出槽远离定子盘中心轴线一侧的内壁自上而下朝着靠近定子盘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竖直导入槽和竖直脱出槽均用于为锁止块提供导向。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人员判断定子盘和动子盘在装配过程中以及后续的转动调整过程中是否到位。

14、可选的,所述竖直导入槽内部设置有能够在锁止块由竖直导入槽进入螺旋槽时被锁止块抵接的倾斜坡。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锁止块正常进入螺旋槽。

16、可选的,所述定子盘和动子盘上均设置有到位指示标。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人员更加直观的判断定子盘和动子盘是否转动到位。

18、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9、1、在连接线束被调整为正确状态后使定子盘和动子盘自动锁止,采用减少组装步骤和组装耗时的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且无需人工判断定子盘和动子盘的相对转动圈数,降低动子盘的转动圈数因人员疲惫和疏忽而出错的概率。

20、2、在人员手动施力开展定子盘和动子盘的装配工作以及后续的转动调整工作时,通过使定子盘和动子盘在到位后产生阻力的方式来提醒人员,便于人员判断定子盘和动子盘是否到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时钟弹簧二次锁结构,包括定子盘(1)、转动连接在定子盘(1)内部的动子盘(2)以及串联在定子盘(1)和动子盘(2)之间的连接线束(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时钟弹簧二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杆(5)的竖直杆体上开设有限位阶(56),定位环(4)的上表面能够在突出块(42)进入限位豁(43)时抵接限位阶(5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时钟弹簧二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豁(43)的周向长度大于突出块(42)的周向长度,且限位豁(43)的周向长度至多为突出块(42)周向长度的两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时钟弹簧二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盘(1)由上盖(11)和底座(12)组成,且上盖(11)和底座(12)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动子盘(2)由内圈盖(21)、内圈套(22)和锁定环(23)组成,且内圈盖(21)、内圈套(22)和锁定环(23)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时钟弹簧二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环(23)上开设有与突出块(42)竖直对应的避让口(2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时钟弹簧二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54)的最低点开设有与自身连通的竖直导入槽(541),螺旋槽(54)与环形槽(55)的连通处开设有竖直脱出槽(542),且竖直脱出槽(542)远离定子盘(1)中心轴线一侧的内壁自上而下朝着靠近定子盘(1)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竖直导入槽(541)和竖直脱出槽(542)均用于为锁止块(52)提供导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时钟弹簧二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导入槽(541)内部设置有能够在锁止块(52)由竖直导入槽(541)进入螺旋槽(54)时被锁止块(52)抵接的倾斜坡(54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时钟弹簧二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盘(1)和动子盘(2)上均设置有到位指示标(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时钟弹簧二次锁结构,包括定子盘(1)、转动连接在定子盘(1)内部的动子盘(2)以及串联在定子盘(1)和动子盘(2)之间的连接线束(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时钟弹簧二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杆(5)的竖直杆体上开设有限位阶(56),定位环(4)的上表面能够在突出块(42)进入限位豁(43)时抵接限位阶(5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时钟弹簧二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豁(43)的周向长度大于突出块(42)的周向长度,且限位豁(43)的周向长度至多为突出块(42)周向长度的两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时钟弹簧二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盘(1)由上盖(11)和底座(12)组成,且上盖(11)和底座(12)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动子盘(2)由内圈盖(21)、内圈套(22)和锁定环(23)组成,且内圈盖(21)、内圈套(22)和锁定环(23)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小海李强付勇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中航锦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