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微冷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120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石墨烯微冷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将石墨烯、稳定剂、分散剂以及水混合,混合后得到石墨烯浆料;在石墨烯浆料中加入补强剂和促进剂,分散再干燥后,得到改性石墨烯膜;在改性石墨烯膜上通过隔离粉绘制流道,并在流道的两端放置隔离片,形成底层膜;在底层膜上再覆盖改性石墨烯膜,形成双层改性石墨烯膜;沿厚度方向压制双层改性石墨烯膜,然后去除隔离粉和两个隔离片,得到石墨烯微冷板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得到改性石墨烯膜,该改性石墨烯膜具有更高的机械加工性能,使得后续产品具有较佳的机械强度和尺寸精度。隔离粉在压合过程中不会对产品形成破坏,使得最后的石墨烯微冷板结构具有较佳的性能和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墨烯微冷板结构的制造,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微冷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方式形成的蜂窝状平面薄膜,是一种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度的二维碳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热学和机械性能,并且具有较高的理论比表面积。石墨烯具有本征的高热导率,在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中均得到了验证。石墨烯膜作为散热材料可贴合在易发热的电子元件的表面,将热源产生的热量均匀分散,但对于较大功耗器件,石墨烯散热膜的实际散热能力远远达不到预期,常常被各种主动冷却方案取代。目前石墨烯膜的的规模化制备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市场竞争激烈,将石墨烯膜进一步深加工以扩宽其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适应下游应用已成为石墨烯散热膜行业研发热点。其中将具有优异面向导热系数的石墨烯膜与液冷、相变冷却等具有更高系统比热容、换热系数的主动散热方案融合是石墨烯膜扩宽应用的重要途径。

2、作为一种改进,目前有一种石墨烯微纳腔超导膜的制备方法,其是先将氧化石墨烯与溶剂混合配制成氧化石墨烯浆料;再将氧化石墨烯浆料与液态的低凝固材料混合得到混合料;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微冷板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微冷板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石墨烯的碳氧比大于10:1,石墨烯的片层数为1~15层,石墨烯的片径为0.3~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微冷板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控制加入石墨烯与水、稳定剂、分散剂的质量比分别为1:100~1:8、15:1~3:1、15: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微冷板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控制石墨烯与补强剂、促进剂的质量比分别为15:1~1:1、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微冷板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微冷板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石墨烯的碳氧比大于10:1,石墨烯的片层数为1~15层,石墨烯的片径为0.3~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微冷板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控制加入石墨烯与水、稳定剂、分散剂的质量比分别为1:100~1:8、15:1~3:1、15: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微冷板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控制石墨烯与补强剂、促进剂的质量比分别为15:1~1:1、50:1~25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微冷板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补强剂为人工乳胶、mf、pur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促进剂为酪素、二乙烯三胺、cab、水性丙烯酸脂、nf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翔宇闫龙龙杜文强牛慧江杨晓娜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