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负荷可贡献量的测算方法及设备、介质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110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污染负荷可贡献量的测算方法及设备、介质和装置,包括建立改造前实测数据模型;建立改造后预期数据模型;建立区域的改造前排放污染负荷量;建立区域不同地块排水单元污染负荷可贡献量;通过按照区域不同地块排水单元污染负荷可贡献量大小排序择优选取最佳改造排水单元,建立统一数据库;根据预期污水系统收集效能提升总体目标,基于污染负荷可贡献量总大小经判别对照,建立选取最优区域地块排水单元实施改造的技术方法;经预设软件筛选剔除出出污染负荷可贡献量排序靠后经标识过的地块排水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实施后预期可降低大量的费用投入,实现一种高质量的污水系统收集效能提升方法,达到快速恢复城市水体水环境功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水系统收集效能提升,特别是一种污染负荷可贡献量的测算方法及设备、介质和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城市人口不断地聚集,工业企业、居民住宅、写字楼和商业区等设施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人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以前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出现了不断地衰退,曾经一泓清水、碧波荡漾的水体逐渐变为了发黑发臭、异味难闻,失去了观赏、戏水游玩的功能。了解到此现象的突出性,需要优先解决这一关系到民生领域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制定时间节点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满足人们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从源头提高污水系统收集效能和污水厂进水浓度,实现污水系统收集效能提升,大幅减少污染物进入水体,从而逐步恢复城市水体原有的水功能。

2、然而目前在推行污水系统收集效能提升工作过程中,在城市水体环境的治理上大面积铺开实施,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和物资,虽然在城市水体环境的治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效果,但目前还没有找到和探索出能够更佳精准化、高效能、高科技、高质量的实施污水系统收集效能提升的策略,能够做到实现花较少的投入,实现最佳的水环境质量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染负荷可贡献量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负荷可贡献量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和S4中,获取所述区域的改造前排放污染负荷量和设定改造后预期排放污染负荷量,建立区域改造前实测数据模型和改造后预期数据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负荷可贡献量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获取排水单元改造前实测数据模型和改造后预期数据模型,获得区域改造前和改造后预期污染负荷总量,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负荷可贡献量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和S7中,获取区域改造后预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负荷可贡献量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负荷可贡献量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和s4中,获取所述区域的改造前排放污染负荷量和设定改造后预期排放污染负荷量,建立区域改造前实测数据模型和改造后预期数据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负荷可贡献量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获取排水单元改造前实测数据模型和改造后预期数据模型,获得区域改造前和改造后预期污染负荷总量,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负荷可贡献量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和s7中,获取区域改造后预期目标浓度和污水厂进水水量数据,获得区域污染负荷预期目标量和区域污染负荷预期需新增目标量,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负荷可贡献量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8中,基于区域的改造后排放污染负荷量与区域的改造前排放污染负荷量进行测算,获得所述区域不同地块排水单元污染负荷可贡献量,并建立污染负荷可贡献量模型,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负荷可贡献量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9中,基于区域不同地块排水单元污染负荷可贡献量进行测算,获得所述区域地块排水单元污染负荷可贡献总量,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负荷可贡献量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中,获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军王殿常朱向东李向明刘亮李智林罗龙海雷轰董小琦李志红任雪菲王艳鹏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