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沥青路面温控的相变纳米生物炭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100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沥青路面温控的相变纳米生物炭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沥青路面原料的生产技术领域,相变纳米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各原料:150‑250目的生物炭30‑50份,高吸附活性裂解剂4‑6份,多孔隙改性活化剂5‑10份,盐酸溶液4‑6份,聚乙二醇有机相变改性剂20‑30份,海藻酸钠改性纳米聚合剂15‑25份,高强凝胶化基质2‑4份,高效有机溶解剂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对聚乙二醇有机相变改性剂进行更加可靠的封存以有效防止其泄漏,从而实现更好、更长期限的相变调温功能,应用时作为沥青路面原料之一,高温时吸收大量热量,低温时释放大量热量,达到沥青路面的自动温控目的,减轻极端气候条件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沥青路面原料的生产,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沥青路面温控的相变纳米生物炭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材料因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路面建设。然而,由于沥青本身属于温度敏感性材料,其稳定性和使用性能易受到环境温度波动的影响,特别是春融秋冻、极端的高低温变化以及强降雨雪天气,在冻融循环及水温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极容易引发各类病害。沥青路面病害不仅严重影响其工作性能,缩短服役寿命,还会增加路面维护成本。因此,为了减轻沥青路面在高寒高热地区相关病害的产生与发展,迫切需要提升沥青结合料与混合料的温度稳定性,从而延展道路的使用寿命,推进道路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节能目标。

2、目前主要通过沥青改性、添加纤维、优化矿料级配等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这些方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路面材料对高寒高热的承受力,从而提高道路使用寿命,属于被动应对沥青路面在环境温度波动中发生病害的方式,虽然能够一定程度提高道路使用寿命,但效果有限,仍然难以满足气温显著变化对路面产生病害的治理需求。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一些专利文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沥青路面温控的相变纳米生物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各原料:150-250目的生物炭30-50份,高吸附活性裂解剂4-6份,多孔隙改性活化剂5-10份,盐酸溶液4-6份,聚乙二醇有机相变改性剂20-30份,海藻酸钠改性纳米聚合剂15-25份,高强凝胶化基质2-4份,高效有机溶解剂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沥青路面温控的相变纳米生物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附活性裂解剂由5-8质量份的三聚氰胺粘接剂和6-10质量份的氢氧化钾碱性修复剂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沥青路面温控的相变纳米生物炭复合材料,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沥青路面温控的相变纳米生物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各原料:150-250目的生物炭30-50份,高吸附活性裂解剂4-6份,多孔隙改性活化剂5-10份,盐酸溶液4-6份,聚乙二醇有机相变改性剂20-30份,海藻酸钠改性纳米聚合剂15-25份,高强凝胶化基质2-4份,高效有机溶解剂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沥青路面温控的相变纳米生物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附活性裂解剂由5-8质量份的三聚氰胺粘接剂和6-10质量份的氢氧化钾碱性修复剂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沥青路面温控的相变纳米生物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隙改性活化剂由以下质量份的各原料制成:聚乙烯醇缩醛剂40-60份,表面活性剂1-3份,甲醛缩醛剂30-40份,质量百分比为50的浓硫酸催化剂5-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沥青路面温控的相变纳米生物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两种按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沥青路面温控的相变纳米生物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有机相变改性剂由35-45质量份的聚乙二醇和40-55质量份的无水乙醇溶剂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罗理静李玉坤曹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