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应用,具体涉及一种低能耗建筑外窗光伏遮阳系统及其百叶倾角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城市化迅速发展,建筑领域能耗总量持续增加,约占世界总能耗的30%~40%,建筑节能迫在眉睫。建筑领域逐渐向绿色建筑和节能低碳建筑进行转型,其中,低能耗建筑作为节能低碳建筑的典型建筑形式之一,原则上通过主被动技术措施降低建筑能耗,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并采用建筑本体节能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一系列指标进行控制。在进行低能耗建筑设计过程中,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由于建筑外窗的隔热性能提升难度较大,建筑本体节能率往往较难满足要求,难以达到低能耗要求。此外,夏热冬暖地区整体光气候条件良好,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利用太阳能资源,但实际上,目前公共建筑应用太阳能资源的主要措施仅为屋顶光伏或太阳能热水,却忽视了建筑围护结构立面对太阳能资源的充分利用。
2、因此,针对夏热冬暖地区的公共建筑,若能采用一种方式同时提高建筑外窗的隔热性能和太阳能资源利用效率,则能进一步助力新建建筑或改造建筑达到低能耗的指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能耗建筑外窗光伏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窗框、中梃、外窗体、百叶外框、百叶、隔热遮阳组件、第一光伏组件和第二光伏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建筑外窗光伏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窗体为固定窗,所述下窗体为活动窗,所述活动窗包括室内侧窗扇和室外侧窗扇,所述外窗框上设有可供所述室内侧窗扇和所述室外侧窗扇滑动的滑轨;所述室内侧窗扇与所述外窗框之间以及所述室外侧窗扇与所述外窗框之间均能通过窗扇暗锁锁定;所述室内侧窗扇的边沿处、所述室外侧窗扇的边沿处以及所述外窗框上均设有用于减少空气流通的密封毛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能耗建筑外窗光伏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窗框、中梃、外窗体、百叶外框、百叶、隔热遮阳组件、第一光伏组件和第二光伏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建筑外窗光伏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窗体为固定窗,所述下窗体为活动窗,所述活动窗包括室内侧窗扇和室外侧窗扇,所述外窗框上设有可供所述室内侧窗扇和所述室外侧窗扇滑动的滑轨;所述室内侧窗扇与所述外窗框之间以及所述室外侧窗扇与所述外窗框之间均能通过窗扇暗锁锁定;所述室内侧窗扇的边沿处、所述室外侧窗扇的边沿处以及所述外窗框上均设有用于减少空气流通的密封毛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能耗建筑外窗光伏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遮阳组件包括第一隔热遮阳玻璃、第二隔热遮阳玻璃和第三隔热遮阳玻璃,所述第一隔热遮阳玻璃设置在所述固定窗上,所述第二隔热遮阳玻璃设置在所述室内侧窗扇上,所述第三隔热遮阳玻璃设置在所述室外侧窗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能耗建筑外窗光伏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伏组件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均为夹胶钢化玻璃结构,所述夹胶钢化玻璃结构包括自外而内依次设置的超白钢化玻璃、发电模块和背板钢化玻璃,所述超白钢化玻璃与所述发电模块之间以及所述背板钢化玻璃与所述发电模块之间均粘结有pvb膜片;所述第一光伏组件的两侧和所述第二光伏组件的两侧均通过边缘密封胶进行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能耗建筑外窗光伏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伏组件与所述第一隔热遮阳玻璃通过夹胶固定;其中,所述第一光伏组件设置在室外侧,所述第一隔热遮阳玻璃设置在室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能耗建筑外窗光伏遮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伏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钟景亮,蒋佐,熊甜,李鹏,刘立威,毛卫兵,杨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