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光模组、照明装置及车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092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光斑泛黄的照明模组,涉及车灯照明技术领域。包括光源,反射镜和外透镜;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反射镜的反射面反射至外透镜,再经外透镜的入光面一次折射和出光面二次折射后形成光斑;所述外透镜在纵向的第一焦点和横向的第二焦点相离,且沿光轴所在方向上,所述第二焦点相对于第一焦点更靠近反射镜;在纵向上,光线在外透镜的出光面二次折射时,沿其法线靠近外透镜中心轴的一侧倾斜,射出平行的光线;在横向上,光线在外透镜的出光面二次折射时,沿其法线背离外透镜中心轴的一侧倾斜,射出发散的光线。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透镜的出光面在水平方向的折射方向,从而改善光斑整体泛黄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灯照明,尤其涉及一种改善光斑泛黄的照明模组、车灯和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车灯照明技术的发展,车灯照明模组越来越多样化,对出射光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但现在的车灯模组在透镜出光面处光线发生色散,在光斑上主要体现为相互分离的黄光和蓝光。理论上,相邻的光线分离的黄光和蓝光相互叠加会重新形成纯净的白光,但实际上,技术人员发现,由于光斑上,光斑的亮度(即光线密度)沿着黄光和蓝光分离的方向呈下降趋势。因此,相叠加的黄光强度大于蓝光强度,导致光斑强度整体泛黄。

3、而泛黄的光斑给行车带来的问题包括:

4、(1)偏黄的光线可能会降低驾驶者的视觉效果,夜间行驶时,黄色光线会使驾驶人眼感知上与白光部分产生强烈对比,从而减弱对道路和障碍物的识别能力。

5、(2)对比度降低:偏黄的光线可能会降低道路上的对比度,使得对障碍物、车辆、行人等更难以被注意到,从而引发交通事故的发生。

6、另外,现代车灯制造是平台化、模组化的,各个部件都有专门的标准,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现有车灯的改造,应该遵循影响最小化的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光模组,包括光源,反射镜和外透镜;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反射镜的反射面反射至外透镜,再经外透镜的入光面一次折射和出光面二次折射后形成光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透镜在纵向的第一焦点和横向的第二焦点相离,且沿光轴所在方向上,所述第二焦点相对于第一焦点更靠近反射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透镜在纵向的第一焦点和横向的第二焦点相离是通过外透镜的出光面在纵向和横向上设置不同的曲率半径来实现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横向上的曲率半径大于纵向上的曲率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光模组,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光模组,包括光源,反射镜和外透镜;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反射镜的反射面反射至外透镜,再经外透镜的入光面一次折射和出光面二次折射后形成光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透镜在纵向的第一焦点和横向的第二焦点相离,且沿光轴所在方向上,所述第二焦点相对于第一焦点更靠近反射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透镜在纵向的第一焦点和横向的第二焦点相离是通过外透镜的出光面在纵向和横向上设置不同的曲率半径来实现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横向上的曲率半径大于纵向上的曲率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呈的反射面呈椭球面,包括第三焦点和第四焦点,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三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面反射后汇聚于第四焦点。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鹏林罗传耀何慧聂伟曾辛赵旭王书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嘀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