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电源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新代通信电源用插拔式防雷模块。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和数据业务的发展扩大,新一代通信基站电源,如目前的5g通信基站电源的出现,为高精尖设备、智能化信息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保障。其中,防雷器作为通信电源内的关键器件,同时防雷器也是一种保护装置,以对通信电源起到保护的作用。
2、相关技术中的防雷器一般结构松散、体型较大,且通过螺栓和螺母的配合,以竖直安装在通信电源的内部,当通信基站电源遭遇雷击时,防雷器会将瞬间大电流引入大地释放掉,从而可以保证用电设备的安全。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由于相关技术中的防雷器一般结构松散,且是竖直安装在电源内部,所占安装位置较多,导致整体防雷器的体型较大,不便于安装;同时,通过螺栓和螺母相互配合的安装方式,更换和拆卸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代通信电源用插拔式防雷模块,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防雷器一般结构松散,且是竖直安装在电源内部,所占安装位置较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代通信电源用插拔式防雷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横向设置的防雷部件(1),多个所述防雷部件(1)之间通过连接单元进行串联,所述防雷部件(1)包括底座(11)和盖合于所述底座(11)上的上盖(12),所述底座(11)内设置有压敏单元和电极夹单元,所述电极夹单元与所述压敏单元相配合连接,所述底座(11)与所述压敏单元之间还设置有脱扣单元,所述脱扣单元与所述电极夹单元相连接,多个所述防雷部件(1)上还同时设置有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分别与多个所述脱扣单元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代通信电源用插拔式防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单元包括多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代通信电源用插拔式防雷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横向设置的防雷部件(1),多个所述防雷部件(1)之间通过连接单元进行串联,所述防雷部件(1)包括底座(11)和盖合于所述底座(11)上的上盖(12),所述底座(11)内设置有压敏单元和电极夹单元,所述电极夹单元与所述压敏单元相配合连接,所述底座(11)与所述压敏单元之间还设置有脱扣单元,所述脱扣单元与所述电极夹单元相连接,多个所述防雷部件(1)上还同时设置有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分别与多个所述脱扣单元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代通信电源用插拔式防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单元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底座(11)内的限位块(112),多个所述限位块(112)之间限位卡合有压敏固定座(3),所述压敏固定座(3)内放置有压敏电阻(32),所述压敏电阻(32)的顶部与所述脱扣单元相卡接,所述压敏电阻(32)的底部与所述电极夹单元相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代通信电源用插拔式防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夹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11)内的第一电极夹(4)和第二电极夹(5),所述防雷部件(1)的一侧对称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夹(4)和所述第二电极夹(5)相配合的第一电极槽口(13),所述压敏固定座(3)的顶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极夹(4)相连接的第一电极铜片(41),所述第一电极铜片(41)与所述脱扣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夹(5)背离所述第一电极槽口(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极铜片(51),所述第二电极铜片(51)背离所述第二电极夹(5)的一侧与所述压敏电阻(32)的底部相配合连接,最底部的所述压敏固定座(3)内设置有压敏固定架(31),所述压敏固定架(31)内放置有放电管(52),所述放电管(52)的顶部与所述脱扣单元相卡接,所述放电管(52)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电极铜片(51)背离所述第二电极夹(5)的一侧相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代通信电源用插拔式防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单元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压敏固定座(3)顶部上的脱扣支架(6),所述压敏固定座(3)的顶部上设置有与所述脱扣支架(6)相配合的滑动槽(33),所述脱扣支架(6)上卡合有脱扣限位板(61),所述脱扣限位板(61)的一侧设置有脱扣点(611),所述脱扣点(611)与所述压敏电阻(32)的顶端相卡合抵紧,所述脱扣限位板(61)背离所述脱扣点(6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铜片(41)相连接,所述脱扣支架(6)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压敏固定座(3)的顶部之间均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一侧还设置有与所述感应单元相配合的触碰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代通信电源用插拔式防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脱扣支架(6)一侧上的固定板(62),所述固定板(6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柱(621),所述压敏固定座(3)的顶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板(62)相配合的固定槽(34),所述固定槽(34)的槽壁处设置有第二固定柱(341),所述第二固定柱(341)与所述第一固定柱(621)之间设置有脱扣弹簧(63),所述脱扣弹簧(63)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柱(621)相扣接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川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衡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