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刀辅助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0674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刀辅助治疗装置,包括手柄,手柄的底部连接有固定筒,固定筒为底端设有开口的空心筒状结构且其内部的空腔中滑动连接有保护筒,保护筒的一端穿过固定筒底端的开口并延伸至固定筒的下方,保护筒为底端设置有开口的空心筒状结构且其内部设置有针刀。本发明专利技术用针刀切开患者组织,在组织上形成一个切口,通过两个拨杆可以向下拨动保护筒,使保护筒底部的锥形嘴能够伸入到这个切口,保护筒内部的药液顺着锥形嘴流入到切口内,对切口进行治疗,当针刀不使用时,通过电动推杆向上拉动针刀柄,使针刀收缩在保护筒的内部,对针刀进行保护,避免针刀碰撞受损,同时收起的针刀也可以避免划伤患者组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针刀辅助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针刀医学是朱汉章教授在解剖学和经络学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医学外科手术相关原理,在中医药学中创立的一门医学新学科。针刀大小长度与针灸针相似,但其尖端为平刃,可进行切割松解操作,针刀既有中医针灸的效果,又有手术刀的特点,从中医角度,针刀可以舒筋活络,使风寒湿气排出,让气血经络运行通畅,作用于穴位,达到中医针灸调和阴阳,疏通经脉,调和脏腑、扶正祛邪的作用。从生理病理的角度,针刀可以刺激神经、产生生物电效应,调节神经网络,产生快速协调的化学或机械回应,另外对韧带黏连、挛缩、肌肉紧张引起的疼痛点,进行松解剥离,对压迫的组织、神经进行减压,解除组织的疼痛、麻木、关节僵硬等。

2、现有技术公开号cn215960154u公开了一种疼痛科注射一体式小针刀,包括针刀本体,所述针刀本体为一中空管,所述针刀本体的上端安装有导液机构,所述导液机构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一端安装有阀门。

3、上述装置中将针刀设置为中空管,通过管孔滴落药液到患者伤口切口处,而针刀类似于针灸针,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刀辅助治疗装置,包括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的底部连接有固定筒(2),所述固定筒(2)为底端设有开口的空心筒状结构且其内部的空腔中滑动连接有保护筒(3),所述保护筒(3)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筒(2)底端的开口并延伸至所述固定筒(2)的下方,所述保护筒(3)为底端设置有开口的空心筒状结构且其内部设置有针刀(4),所述固定筒(2)的一侧设置有注液机构(5),所述注液机构(5)用于向所述保护筒(3)内注入药液并辅助治疗患者组织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刀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筒(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针刀柄(10),所述针刀柄(10)的底端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刀辅助治疗装置,包括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的底部连接有固定筒(2),所述固定筒(2)为底端设有开口的空心筒状结构且其内部的空腔中滑动连接有保护筒(3),所述保护筒(3)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筒(2)底端的开口并延伸至所述固定筒(2)的下方,所述保护筒(3)为底端设置有开口的空心筒状结构且其内部设置有针刀(4),所述固定筒(2)的一侧设置有注液机构(5),所述注液机构(5)用于向所述保护筒(3)内注入药液并辅助治疗患者组织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刀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筒(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针刀柄(10),所述针刀柄(10)的底端固定有所述针刀(4),所述保护筒(3)的底端开口处固定有锥形嘴(11),所述针刀(4)的一端穿过所述锥形嘴(11)底端的开口并延伸至所述锥形嘴(11)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刀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2)内部的顶端固定有电动推杆(6),所述电动推杆(6)的活动端滑动贯穿所述保护筒(3)并延伸至所述保护筒(3)的内部,所述电动推杆(6)活动端的末端与所述针刀柄(10)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刀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筒(3)顶部的一侧固定有导液管(8),所述导液管(8)为可伸缩的软管,用于向所述保护筒(3)内注入药液,所述导液管(8)与所述保护筒(3)内壁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电动推杆(6)的活动端与所述保护筒(3)内壁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9),所述导液管(8)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筒(2)且所述导液管(8)的末端固定有接头(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刀辅助治疗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朱俊琛马幸福聂勇李迎春苏毅熊应宗郑智文李富有王怀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