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站外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由于地铁车站通常采用结构自防水设计,即依靠结构混凝土的自身抗渗性能抵抗长期地下水的侵蚀。近年来虽然施工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方法在不断改进,但车站结构渗漏情况依然存在,对于建成后运营和结构使用耐久性等带来不少困难,也增加了不少堵漏维保经济费用。
2、究其原因在于,地铁车站外壁结构采用叠合墙体系,外侧地下连续墙在基坑开挖阶段作为挡土围护墙使用,在结构施工阶段则于其内侧施工内衬侧墙形成叠合侧墙,共同受力作为永久使用阶段的地下室外墙。这一设计较两墙分离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地下室外墙的配筋,节约施工成本,但是弊端在于无法在地下室外墙外侧施工防水层,由于地下连续墙混凝土采用水下浇注工艺,易夹泥,内衬结构施工过程中受地层不稳定影响也容易产生结构性裂缝,叠合墙体系无法施作外防水层是导致车站渗水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地铁车站外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地铁车站外壁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车站外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外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膜片的下端设置于地基土体的不透水层内的深度大于3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外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膜片为高密度聚乙烯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外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膜片的宽度适配于所述单元墙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外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道止水钢板的另一侧钢边之间垫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铁车站外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站外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外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膜片的下端设置于地基土体的不透水层内的深度大于3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外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膜片为高密度聚乙烯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外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膜片的宽度适配于所述单元墙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周琰,张玉建,陈华,朱宝林,卢礼顺,何超,姚士帅,吴江,孙璠,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