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飞龙专利>正文

一种可拆卸降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060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52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拆卸降尘装置,包括外壳和转动座,所述外壳内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座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槽内,所述转动座内开设有卷绕腔,所述外壳内开设有软管滑槽,所述软管滑槽贯穿所述转动座,所述卷绕腔内可拆卸连接有喷洒头,所述软管滑槽内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喷洒头,所述卷绕腔内固定连接有卷绕杆,所述卷绕杆用于卷绕所述软管。本方案通过在外壳的转动槽内转动设置可固定角度的转动座的方式,使转动座的角度和软管的长度可调节,使得当外壳的支撑架将外壳固定于不同位置时,转动座的喷洒角度能够满足不同位置的需求,从而达到提升降尘装置的局部粉尘针对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可拆卸降尘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粉尘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大量的粉尘产生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对工人的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有效降尘的装置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2、现有的降尘装置主要分为两类:固定式降尘装置和移动式降尘装置。固定式降尘装置通常安装在固定地点,通过大型风扇或空气净化器等设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吸附或过滤。这种装置降尘效果显著,但安装位置固定,对于经常移动的粉尘源无法实现有效降尘。而移动式降尘装置如洒水车等,虽然可以移动到不同地点进行降尘,但其降尘效果往往受限于水源和操作方便性等因素。

3、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方便拆装、便于运输、且具有良好降尘效果的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在粉尘源附近进行快速安装,针对局部粉尘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减少粉尘对环境和工人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拆卸降尘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1)和转动座(13),所述外壳(11)内开设有转动槽(12),所述转动座(13)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槽(12)内,所述转动座(13)内开设有卷绕腔(14),所述外壳(11)内开设有软管滑槽(16),所述软管滑槽(16)贯穿所述转动座(13),所述卷绕腔(14)内可拆卸连接有喷洒头(15),所述软管滑槽(16)内设置有软管(17),所述软管(17)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喷洒头(15),所述卷绕腔(14)内固定连接有卷绕杆(18),所述卷绕杆(18)用于卷绕所述软管(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1)和转动座(13),所述外壳(11)内开设有转动槽(12),所述转动座(13)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槽(12)内,所述转动座(13)内开设有卷绕腔(14),所述外壳(11)内开设有软管滑槽(16),所述软管滑槽(16)贯穿所述转动座(13),所述卷绕腔(14)内可拆卸连接有喷洒头(15),所述软管滑槽(16)内设置有软管(17),所述软管(17)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喷洒头(15),所述卷绕腔(14)内固定连接有卷绕杆(18),所述卷绕杆(18)用于卷绕所述软管(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13)的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1),所述外壳(11)的两端面均开设有限位孔(20),所述限位杆(21)与所述限位孔(20)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21)的外圆面上套设有螺帽(23),所述螺帽(23)内开设有螺孔(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飞龙
申请(专利权)人:钟飞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