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考虑智能网联车辆的交通信号感应控制倒计时测算方法,涉及交通管控技术领域,搭建考虑智能网联车辆的交通信号感应控制系统,构建适用于智能网联车辆和常规车辆交通信号感应控制逻辑;根据当前将要放行相位绿灯通行方向所对应的各车道到达区域和预到达区域以及不同类型车辆的实时到达情况测算各个相位的绿灯记录时间,测算最小绿灯时间、最大绿灯时间,将它们与绿灯记录时间相比,得出最终的当前相位绿灯倒计时和下一相位红灯倒计时,最后在路口红绿灯倒计时设备、车载终端或手机终端上发布红绿灯倒计时,解决前交通信号感应控制方式很难在当前相位绿灯放行前为驾驶员提供准确的红绿灯倒计时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管控,具体是一种考虑智能网联车辆的交通信号感应控制倒计时测算方法。
技术介绍
1、交通信号倒计时是给驾驶员反馈路口红绿灯剩余时间的重要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提醒驾驶员在红灯倒计时快结束时提前准备通过路口或在绿灯倒计时快结束时提前减速至路口等待。传统交通信号倒计时都是基于固定信号配时的红绿灯变化规律显示准确的红绿灯时间,这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当路口采用交通信号智能控制时,信号配时会根据车流的变化而动态变化,红绿灯则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传统信号倒计时难以显示准确的红绿灯时间。
2、交通信号智能控制又可以分为自适应控制和感应控制这两种方式,其中自适应控制原理是通过统计之前一个或几个信号周期的交通流量来测算下一个信号周期各个相位的红绿灯时间,生成下一周期信号配时方案来实现交叉口的优化控制,因此其红绿灯倒计时是通过统计之前的交通流量测算得出,并在当前相位放行前就可以确定,这种方式的红绿灯倒计时也是相对容易实现的。例如专利cn 202310385798.5,通过采集设备采集路口的实际交通流量,由预测模块预测通过路口的交通流量,从而确定放行相位的绿灯倒计时。而感应控制原理是通过检测器实时获取车辆到达信息,并根据车辆到达路口的时间实时动态调整每一个相位的绿灯时间,直到当前相位最后一辆车通过路口时才结束相位绿灯,这种控制方式只有在当前相位绿灯放行结束后才能确定最终的绿灯时间,因此不能通过统计或预测交通流量的方式在当前相位绿灯放行前就确定红绿灯倒计时,需要根据每个信号相位所涉及的各个车道实际车辆到达情况来测算红绿灯倒计时。</p>3、而目前交通信号感应控制大多采用通讯式半程倒计时,即路口检测器检测到每个相位的车辆通行将要结束时,路口信号机向倒计时设备发送指令,显示最后几秒倒计时,例如显示最后10秒倒计时。一方面这并非全程倒计时,车辆通行的绝大部分时间驾驶员是看不到倒计时的,即这段时间的倒计时不能测算;另一方面在车辆通行将要结束时显示最后几秒倒计时会造成绿灯时间浪费,因为最后几秒绿灯倒计时很可能已经没有车辆通行,但绿灯需要等倒计时结束后才能结束,因此不能充分发挥交通信号感应控制效果。
4、由于交通信号感应控制相对于自适应控制更能有效精准的调整红绿灯时间,特别是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网联车辆在未来的路口交通环境中将越来越普及,为智能网联车辆以及常规车辆提供更精准的交通信号感应控制是大势所趋,同时为了给驾驶员提供更好的红绿灯倒计时信息服务,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根据车辆到达路口的实时动态变化情况进一步测算交通信号感应控制红绿灯倒计时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当前交通信号感应控制方式很难在当前相位绿灯放行前为驾驶员提供准确的红绿灯倒计时这个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考虑智能网联车辆的交通信号感应控制倒计时测算方法,采用适用于智能网联车辆和常规车辆感应控制逻辑,根据检测区域内各个车道车辆排队、通行情况和车辆类型测算绿灯记录时间,将测算出的绿灯记录时间与最小绿灯时间和最大绿灯时间进行对比,得出最终的当前相位绿灯倒计时和下一相位红灯倒计时,并将倒计时通过红绿灯倒计时设备、车载终端或手机终端上提供给驾驶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考虑智能网联车辆的交通信号感应控制倒计时测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搭建考虑智能网联车辆的交通信号感应控制系统
5、该系统包括用于在路口进口车道设置车辆检测区域的微波雷达检测设备,用于智能网联车辆与路口信号机定时通信的智能网联设备,用于实施交通信号感应控制的信号机,以及每个方向实时显示感应式交通信号红绿灯时间的倒计时设备;
6、(2)构建适用于智能网联车辆和常规车辆交通信号感应控制逻辑
7、首先需要在路口各进口车道停止线后设置车辆到达区域和预到达区域,实时监测路口各进口道到达区域和预到达区域的车辆通行情况,再根据车辆实时到达情况进行交通信号感应控制,即当车辆进入到达区域且对应相位方向是绿灯时,采用动态调整绿灯时长的方式保证进入路口到达区域的车辆顺利通过路口;
8、(3)建立交通信号感应控制的红绿灯倒计时具体测算方法
9、在路口所建立的交通信号感应控制逻辑和检测区域基础上,根据当前将要放行相位绿灯通行方向所对应的各车道到达区域和预到达区域以及不同类型车辆的实时到达情况测算每个信号相位的感应控制倒计时,获得各个相位的绿灯记录时间,
10、(4)建立一种交通信号感应控制的红绿灯倒计时具体发布方式
11、按照上述步骤测算各个相位的绿灯记录时间后,再根据行人过街时间测算最小绿灯时间,按照路口高峰时段流量所对应的相位绿灯时间倍数放大测算最大绿灯时间,同时应保证检测区域足够长,使得根据检测区域范围的车辆通行情况所测算的绿灯记录时间能够大于最小绿灯时间;并将绿灯记录时间与最小绿灯时间和最大绿灯时长进行对比,得出最终的当前相位绿灯倒计时和下一相位红灯倒计时,最后在路口红绿灯倒计时设备、车载终端或手机终端上发布红绿灯倒计时。
12、本专利技术中微波雷达检测设备以横杆方式安装于待测进口道对向出口道位置,用于检测所有车辆数量和位置情况。
13、本专利技术中智能网联设备安装于信号机机柜内,通过智能网联设备将智能网联车辆的位置传递给信号机,用于确定到达区域、预到达区域内智能网联车辆数量和位置。
14、本专利技术中到达区域为路口进口导向车道实线区域,长度为30至60m,预到达区域为微波雷达能够检测到的路口进口道虚线区域,长度为140至200m。
15、本专利技术步骤(2)动态调整绿灯时长的方式,具体为:
16、当车辆进入到达区域且对应相位方向是绿灯时,保证进入路口到达区域的车辆顺利通过路口,当路口到达区域最后一辆车辆通过停车线时,若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无车辆从预到达区进入到达区域,及时结束当前相位绿灯。
17、本专利技术步骤(3)各车道到达区域和预到达区域的实时到达情况包括以下几种,且各种情况的绿灯记录时间为:
18、当到达区域内车辆形成排队且到达区域和预到达区域各个车道无车辆通行时,该相位绿灯记录时间为到达区域内排队最长车道的车辆排队消散时间;
19、若到达区域车辆形成排队且到达区域有车辆通行,而预到达区域没有车辆排队或通行时,该相位绿灯记录时间为到达区域内最后一辆车通过停止线的时间;
20、若到达区域车辆形成排队或到达区域有车辆通行,且预到达区域有车辆排队或通行时,则需要测算预到达区域正在通行的车辆能否在到达区域车辆清空后的一定时间间隔内进入到达区域,
21、若不能,该相位绿灯记录时间为到达区域车辆清空时间,即到达区域最后一辆车通过停止线的时间,
22、若能,该相位绿灯记录时间为预到达区域最后一辆能进入到达区域的车辆通过停止线的时间。
23、本专利技术在测算每个信号相位的感应控制倒计时时,针对于智能网联车辆与常规车辆性能不同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考虑智能网联车辆的交通信号感应控制倒计时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考虑智能网联车辆的交通信号感应控制倒计时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微波雷达检测设备以横杆方式安装于待测进口道对向出口道位置,用于检测所有车辆数量和位置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考虑智能网联车辆的交通信号感应控制倒计时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网联设备安装于信号机机柜内,通过智能网联设备将智能网联车辆的位置传递给信号机,用于确定到达区域、预到达区域内智能网联车辆数量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考虑智能网联车辆的交通信号感应控制倒计时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到达区域为路口进口导向车道实线区域,长度为30至60m,预到达区域为微波雷达能够检测到的路口进口道虚线区域,长度为140至20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考虑智能网联车辆的交通信号感应控制倒计时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动态调整绿灯时长的方式,具体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考虑智能网联车辆的交通信号感应控制倒计时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各车道到达区域和预到达区域的实时到达情况包括以下几种,且各种情况的绿灯记录时间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考虑智能网联车辆的交通信号感应控制倒计时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测算每个信号相位的感应控制倒计时时,针对于智能网联车辆与常规车辆性能不同的情况,分别的定义两类车的跟车距离、启动时间;并根据实际情况,定义所有车辆的平均长度、到达区域内的车辆行驶速度、预到达区域的车辆行驶速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考虑智能网联车辆的交通信号感应控制倒计时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考虑智能网联车辆的交通信号感应控制倒计时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微波雷达检测设备以横杆方式安装于待测进口道对向出口道位置,用于检测所有车辆数量和位置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考虑智能网联车辆的交通信号感应控制倒计时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网联设备安装于信号机机柜内,通过智能网联设备将智能网联车辆的位置传递给信号机,用于确定到达区域、预到达区域内智能网联车辆数量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考虑智能网联车辆的交通信号感应控制倒计时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到达区域为路口进口导向车道实线区域,长度为30至60m,预到达区域为微波雷达能够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颖杰,李雨琪,胡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