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显示,具体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1、液晶显示技术随着驱动方法和制造工艺的开发,液晶显示设备极大地改进了生产成本和画面质量。现今,通过包含液晶显示设备的像素布置已经提出了四速驱动(quadruple-gate driving)技术,其中源极驱动ic的数目减少了,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然而,同一行中相邻的像素由不同行的栅线驱动,导致相邻列的像素显示不同灰度,造成显示画面亮暗不均,即出现mura。
技术实现思路
1、以下是对本申请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括,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2、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
4、衬底基板;
5、多个栅线组,设置于上述衬底基板上,各栅线组包括多根栅线,各根栅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布;
6、多根数据线,设置于上述衬底基板上,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在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布;沿第二方向,各根数据线包含多个交替布置的第一部与第二部,第一部与第二部之间具备夹角α1,第一部和/或第二部与第二方向之间具备夹角α2,α2=90°-1/2×α1;α1为150°~170°;
7、各栅线组与多根数据线交叉设置以形成多个像素单元,各像素单元包括多个晶体管和多个子像素,各晶体管连接各栅线;
8、相邻设置的栅线组包括第一栅线组与第二栅线组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栅线组的栅线在第一位置处连接有晶体管;第二栅线组对应的栅线在第二位置处未连接有晶体管;第一位置处与第二位置处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栅线。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栅线组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栅线、第二栅线、第三栅线及第四栅线;
11、第二栅线与第三栅线相靠近设置以形成第一类栅线,第一栅线与第四栅线均远离第一类栅线;第一栅线与相邻的一个栅线组的第四栅线相靠近设置以形成第二类栅线,第四栅线与相邻的另一个栅线组的第一栅线相靠近设置以形成第三类栅线;
12、第一栅线连接第一晶体管;
13、第二栅线连接第二晶体管;
14、第三栅线连接第三晶体管;
15、第四栅线连接第四晶体管。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栅线组的第一栅线在第一位置处连接有第一晶体管;第二栅线组的第三栅线在第二位置处连接有第三晶体管;
17、和/或;
18、第一栅线组的第二栅线在第一位置处连接有第二晶体管;第二栅线组的第四栅线在第二位置处连接有第四晶体管;
19、和/或;
20、第一栅线组的第三栅线在第一位置处连接有第三晶体管;第二栅线组的第一栅线在第二位置处连接有第一晶体管;
21、和/或;
22、第一栅线组的第四栅线在第一位置处连接有第四晶体管;第二栅线组的第二栅线在第二位置处连接有第二晶体管。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相邻设置的晶体管与同一根栅线连接。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25、第一栅线组的第一栅线在第一位置处连接有第一晶体管;第二栅线组的第二栅线在第二位置处连接有第二晶体管;
26、和/或;
27、第一栅线组的第二栅线在第一位置处连接有第二晶体管;第二栅线组的第一栅线在第二位置处连接有第一晶体管;
28、和/或;
29、第一栅线组的第三栅线在第一位置处连接有第三晶体管;第二栅线组的第四栅线在第二位置处连接有第四晶体管;
30、和/或;
31、第一栅线组的第四栅线在第一位置处连接有第四晶体管;第二栅线组的第三栅线在第二位置处连接有第三晶体管。
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栅线组与各根数据线交叉设置形成的第一像素单元内,依次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与第一晶体管;
33、第二栅线组与各根数据线交叉设置形成的第二像素单元内,依次包括:第二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四晶体管与第三晶体管。
3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栅线组的第一栅线在第一位置处连接有第一晶体管;第二栅线组的第二栅线在第二位置处连接有第二晶体管;
35、和/或;
36、第一栅线组的第二栅线在第一位置处连接有第二晶体管;第二栅线组的第一栅线在第二位置处连接有第一晶体管;
37、和/或;
38、第一栅线组的第三栅线在第一位置处连接有第三晶体管;第二栅线组的第四栅线在第二位置处连接有第四晶体管;
39、和/或;
40、第一栅线组的第四栅线在第一位置处连接有第四晶体管;第二栅线组的第三栅线在第二位置处连接有第三晶体管。
4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栅线组与各根数据线交叉设置形成的第一像素单元内,依次包括:第一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与第一晶体管;
42、第二栅线组与各根数据线交叉设置形成的第二像素单元内,依次包括: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二晶体管。
4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沿第一方向分布的子像素的颜色不同,相邻两个沿第二方向分布的子像素的颜色相同。
4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子像素包括像素电极,晶体管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栅极;
45、各晶体管的第一电极与各子像素的像素电极对应连接,各晶体管的第二电极与各根数据线对应连接;各晶体管的栅极与各栅线对应连接。
4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夹角α1为150°~162°。
47、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与第一方面所述的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与该彩膜基板相对设置。
4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彩膜基板包括黑矩阵,黑矩阵包括多个用于覆盖各晶体管的遮光层,各遮光层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各晶体管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49、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本申请的显示设备包含但不限于电视、手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车载电脑等。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设备包括前面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全部特征和优点,在此也不再一一赘述。
50、本申请公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
51、本申请通过调整各晶体管在各栅线组上的具体位置,以使相邻设置的第一栅线组与第二栅线组满足:第一栅线组的栅线连接的晶体管与第二栅线组对应的栅线连接的晶体管沿第一方向错位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线组的栅线在第一位置处连接有晶体管;所述第二栅线组对应的栅线在第二位置处未连接有晶体管;所述第一位置处与所述第二位置处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栅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栅线组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栅线、第二栅线、第三栅线及第四栅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线组的第一栅线在第一位置处连接有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栅线组的第三栅线在第二位置处连接有第三晶体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相邻设置的所述晶体管与同一根栅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线组与各根数据线交叉设置形成的第一像素单元内,依次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与第一晶体管;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线组与各根数据线交叉设置形成的第一像素单元内,依次包括:第一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与第一晶体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沿第一方向分布的子像素的颜色不同,相邻两个沿第二方向分布的子像素的颜色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包括像素电极,所述晶体管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栅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1为150°~162°。
13.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彩膜基板与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包括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包括多个用于覆盖各晶体管的遮光层,各所述遮光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各所述晶体管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15.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线组的栅线在第一位置处连接有晶体管;所述第二栅线组对应的栅线在第二位置处未连接有晶体管;所述第一位置处与所述第二位置处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栅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栅线组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栅线、第二栅线、第三栅线及第四栅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线组的第一栅线在第一位置处连接有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栅线组的第三栅线在第二位置处连接有第三晶体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相邻设置的所述晶体管与同一根栅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线组与各根数据线交叉设置形成的第一像素单元内,依次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与第一晶体管;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栅线组的第一栅线在第一位置处连接有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连富,贾倩,张振宇,李佩柔,张震,刘冬妮,林允植,张舜航,玄明花,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