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架加工,具体是一种模架表面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1、模架是一种用于固定和支撑模具的结构,它通常由金属制成,它通常由支撑柱、导柱、导套、垫板、顶杆等组成,这些组件可以根据具体的模具要求进行调整,以确保模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稳定。
2、随着科技的发展,模架表面抛光装置在工业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模架通过抛光可以去除表面的瑕疵,使表面变得更加光滑,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然而,传统模架表面抛光装置在抛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屑,这些灰屑不仅对抛光过程产生影响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3、在现有的模架表面抛光装置中,通常采用吸尘装置清除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灰屑,然而抛光时产生的灰屑会向四周溅射,这导致远离吸尘口一侧的灰屑难以被吸尘装置进行吸附。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模架表面抛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模架表面抛光装置。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模架表面抛光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端部固接有抛光刷;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部固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箱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固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设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中部固接有多个扇叶;所述箱体的外侧壁固接有集尘箱;所述集尘箱的内侧壁固接有多个第一支杆;
3、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的中部固接有多个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端部固接有磁铁;通过设置第二支杆和磁铁,可以使第二支杆带动磁铁在箱体内转动,并对抛光过程中溅射而来的质量较大的金属碎屑进行吸附,减少一些金属碎屑因质量较大无法被扇叶吹走导致落到箱体内底部位置对工作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同时减少因这些金属碎屑溅射到箱体上对箱体造成损坏的问题。
4、优选的,所述集尘箱的底部贯通开设有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的底部连通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另一端与箱体的侧壁连通设置;通过设置通风管,可以将滤网过滤后的空气从通风管内重新吹入到箱体内,对堆积在箱体内底部的灰屑进行吹扫,使箱体内底部的空气流动性变大,进而使箱体内底部堆积的灰屑被吹起并被风扇吸入集尘箱内,减少因风扇下方的空气流动性较差导致部分灰屑堆积在箱体底部导致风扇不能将其吸入到集尘箱内的问题。
5、优选的,所述通风管的内壁固接有多个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杆的端部固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中部靠近连接块的一侧固接有螺旋叶片;所述第三转轴的中部远离连接块的一侧固接有多个刷毛;通过在第三转轴上设置螺旋叶片和刷毛,可以在空气流入到通风管内时吹动螺旋叶片,使螺旋叶片带动第三转轴和刷毛一起转动,进而使刷毛对箱体内底部的位置进行刷拭并将一些附着力较大的灰屑刷松动,进而使箱体内底部的灰屑可以被轻松吹起并被风扇吸入到集尘箱内,提升风扇的吸尘效率。
6、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侧壁靠近刷毛的一侧固接有第四支杆;所述第四支杆的端部固接有第一导流板;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对称固接有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位于第一通风孔的两侧;通过设置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可以对箱体内的气流进行导向,使气流带着灰屑更容易移动到第一通风孔附近被风扇吸入,提高风扇的吸尘效率。
7、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侧壁靠近工作台的一侧固接有集尘槽;所述集尘槽的内侧壁固接有挡板;通过在集尘槽内设置挡板,可以在第一导流板靠近工作台一侧的气流强度变弱后,使灰屑掉落到挡板上并滑落到集尘槽内进行收集,减少灰屑再次落回底部的问题,同时挡板可以对集尘槽内收集的灰屑进行阻挡,减少灰屑在气流的吹动下从集尘槽内脱离出去的问题。
8、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9、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模架表面抛光装置,通过设置扇叶,可以在第一锥齿轮转动时带动第二转轴、第二锥齿轮和扇叶也进行转动,使扇叶在快速旋转时产生朝第一通风孔方向吹动的气流,进而使远离第一通风孔一侧的灰屑被扇叶产生的气流吹到第一通风孔附近并被风扇吸入到集尘箱内,减少远离第一通风孔一侧的灰屑因距离较远不能被有效吸入到集尘箱内导致灰屑在集尘箱内积累进而影响工作环境和人员的健康问题,同时扇叶转动产生的气流可以对抛光刷进行降温,减少抛光刷在抛光时出现温度过高的问题。
10、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模架表面抛光装置,通过设置第二支杆和磁铁,可以使第二支杆带动磁铁在箱体内转动,并对抛光过程中溅射而来的质量较大的金属碎屑进行吸附,减少一些金属碎屑因质量较大无法被扇叶吹走导致落到箱体内底部位置对工作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同时减少因这些金属碎屑溅射到箱体上对箱体造成损坏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架表面抛光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接有第一电机(101);所述第一电机(101)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一转轴(102);所述第一转轴(102)的端部固接有抛光刷(103);所述第一转轴(102)的中部固接有第一锥齿轮(104);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05);所述第二转轴(105)的端部固接有第二锥齿轮(106);所述第一锥齿轮(104)与第二锥齿轮(106)啮合设置;所述第二转轴(105)的中部固接有多个扇叶(107);所述箱体(1)的外侧壁固接有集尘箱(112);所述集尘箱(112)的内侧壁固接有多个第一支杆(108);所述第一支杆(108)的端部固接有第二电机(109);所述第二电机(109)的输出端固接有风扇(110);所述箱体(1)的外侧壁贯通开设有第一通风孔(111);所述集尘箱(112)的内侧壁固接有支架(114);所述支架(114)内部固接有滤网(115);所述滤网(115)设置在第一通风孔(111)与风扇(110)之间;所述第二转轴(105)设置在远离第一通风孔(111)的一侧;所述箱体(1)内底部固接有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架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105)的中部固接有多个第二支杆(2);所述第二支杆(2)的端部固接有磁铁(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架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箱(112)的底部贯通开设有第二通风孔(3);所述第二通风孔(3)的底部连通有通风管(301);所述通风管(301)的另一端与箱体(1)的侧壁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架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301)的内壁固接有多个第三支杆(4);所述第三支杆(4)的端部固接有连接块(401);所述连接块(40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402);所述第三转轴(402)的中部靠近连接块(401)的一侧固接有螺旋叶片(403);所述第三转轴(402)的中部远离连接块(401)的一侧固接有多个刷毛(4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架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13)的侧壁靠近刷毛(404)的一侧固接有第四支杆(5);所述第四支杆(5)的端部固接有第一导流板(501);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对称固接有第二导流板(502);所述第二导流板(502)位于第一通风孔(111)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架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501)的侧壁靠近工作台(113)的一侧固接有集尘槽(6);所述集尘槽(6)的内侧壁固接有挡板(6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架表面抛光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接有第一电机(101);所述第一电机(101)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一转轴(102);所述第一转轴(102)的端部固接有抛光刷(103);所述第一转轴(102)的中部固接有第一锥齿轮(104);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05);所述第二转轴(105)的端部固接有第二锥齿轮(106);所述第一锥齿轮(104)与第二锥齿轮(106)啮合设置;所述第二转轴(105)的中部固接有多个扇叶(107);所述箱体(1)的外侧壁固接有集尘箱(112);所述集尘箱(112)的内侧壁固接有多个第一支杆(108);所述第一支杆(108)的端部固接有第二电机(109);所述第二电机(109)的输出端固接有风扇(110);所述箱体(1)的外侧壁贯通开设有第一通风孔(111);所述集尘箱(112)的内侧壁固接有支架(114);所述支架(114)内部固接有滤网(115);所述滤网(115)设置在第一通风孔(111)与风扇(110)之间;所述第二转轴(105)设置在远离第一通风孔(111)的一侧;所述箱体(1)内底部固接有工作台(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架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105)的中部固接有多个第二支杆(2);所述第二支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俊善,彭建雄,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帝特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