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膜厚度和形状修正的黄河砂防汛石设计与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0431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水膜厚度和形状修正的黄河砂防汛石设计与制备方法,属于防汛石领域,包括:分拣烘干黄河砂,并对黄河砂进行粒径分析;基于骨料的粒度分析,测试形状特征参数,确定骨料的配比,混合封存;选择胶凝材料种类,修正粒径,确定胶凝材料配比并混合封存;确定骨胶比;参考规范确定水胶比并基于材料实际吸水特性进行修正,确定用水量;确定静载压力F;混拌,并浇筑在模具中,成型养护。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紧密堆积理论模型,提供一种黄河防汛石的设计与制备方法,由于胶凝材料浸水后粒径变化,骨料颗粒表面粗糙,形状不规则等方面不符合紧密堆积理论模型,故引入修正系数进行完善,使其适用于实际应用情况,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水膜厚度和形状修正的黄河砂防汛石设计与制备方法,属于防汛石。


技术介绍

1、黄河每年抢险所用防汛石量为几十万立方米,而传统防汛石原材料天然石材具有不可再生性,导致近年来石料价格持续走高,石料稀缺已成为黄河防汛抢险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近几年黄河下游河道每年的出险情况来看,黄河沿岸防汛石料储备远远达不到抢险需求。以河南为例,险工和控导工程每道坝、垛每年的石料储备仅有几百立方米。因此,人造防汛石的开发研究就显得非常紧迫且必要。

2、由于人工防汛石的巨量需求,随之而来就是原材料紧张,特别是骨料类,而黄河砂是一种自然砂,表面光滑,细度模数小,可采用其代替正常骨料来制备高性能的黄河防汛石,在现有技术中已有应用。

3、现有技术中,利用黄河砂来制备高强防汛石的方法无外乎是化学激发、荷载碾压、高温煅烧等,但这些方法常常会带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一种基于黄河砂本身的性质,合理选用原材料来制备黄河防汛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依据紧密堆积理论,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水膜厚度和形状修正的黄河砂防汛石设计与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膜厚度和形状修正的黄河砂防汛石设计与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确定骨料的配比的过程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水膜厚度和形状修正的黄河砂防汛石设计与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具体过程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水膜厚度和形状修正的黄河砂防汛石设计与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确定骨胶比的过程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水膜厚度和形状修正的黄河砂防汛石设计与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膜厚度和形状修正的黄河砂防汛石设计与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膜厚度和形状修正的黄河砂防汛石设计与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确定骨料的配比的过程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水膜厚度和形状修正的黄河砂防汛石设计与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具体过程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水膜厚度和形状修正的黄河砂防汛石设计与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确定骨胶比的过程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水膜厚度和形状修正的黄河砂防汛石设计与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确定用水量的过程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基于水膜厚度和形状修正的黄河砂防汛石设计与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还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智周爱平万田涛梁允全崔建忠王乐飞葛智盛丽艳凌一峰陈萌萌孙柯陈怡宁刘谨董晴晴任增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黄河河务局滨州黄河河务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