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边交替极永磁型并联互补弧线永磁同步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3036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永磁同步电机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边交替极永磁型并联互补弧线永磁同步电机,由前后侧两个结构完全相同、轴向长度相等并且永磁体极性相反的弧线永磁同步子电机在轴向上叠加而成;每一侧的子电机均由转子和定子这两个部分组成;每一侧子电机的转子部分由转子背轭、转子齿、转轴以及转子永磁体这四部分组成;每一侧子电机的定子部分主要由三个定子单元组成,定子单元包括定子轭部和定子齿、裂齿和定子永磁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这种转子交错式的结构可以消除弧线永磁同步电机中三相反电势的偶次谐波,衰减齿槽转矩,并利用前后侧弧线永磁同步电机的输出转矩互补的作用,在没有降低转矩密度和永磁体利用率的基础上,降低了现有电机的转矩脉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永磁同步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边交替极永磁型并联互补弧线永磁同步电机


技术介绍

1、在大口径天文望远镜、机器人关节等一些特殊的直接驱动应用中,传统的驱动系统大多是“旋转永磁电机+机械传动”。这种驱动系统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存在摩擦损耗、弹性变形等问题。弧线永磁电机被作为解决上述传统驱动方式局限性的一种新思路,国内外学者因此对弧线永磁电机展开深入研究。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211075669.8)公开了一种双边永磁型多单元模块化弧线永磁同步电机,该电机由三个定子单元和一个转子结构组成。定子和转子侧均表贴有永磁体,为双向磁场调制结构,并且定子永磁体和转子永磁体均采用交替极结构。

2、虽然上述弧线永磁同步电机具有良好的转矩密度和永磁体利用率,但上述弧线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脉动较高,不能很好的满足大口径天文望远镜、机器人关节等有限角运动的直接驱动场景下对系统高精度跟踪的需求,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提到的现有电机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边交替极永磁型并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边交替极永磁型并联互补弧线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该电机包括在电机中心轴线方向上叠加的两个结构完全相同、轴向长度相等并且永磁体极性相反的子电机;每一个子电机均包括定子部分(I)和转子部分(II),每一个定子部分(I)包括三个呈圆周排列在转子部分(II)外的定子单元(III),定子单元(III)包括定子轭部和定子齿(6)、裂齿(7)和定子永磁体(9),每个定子单元(III)的裂齿(7)两边均贴有定子永磁体(9),该裂齿(7)与其两边的定子永磁体(9)组成三实体阵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交替极永磁型并联互补弧线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两个子电机的定子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边交替极永磁型并联互补弧线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该电机包括在电机中心轴线方向上叠加的两个结构完全相同、轴向长度相等并且永磁体极性相反的子电机;每一个子电机均包括定子部分(i)和转子部分(ii),每一个定子部分(i)包括三个呈圆周排列在转子部分(ii)外的定子单元(iii),定子单元(iii)包括定子轭部和定子齿(6)、裂齿(7)和定子永磁体(9),每个定子单元(iii)的裂齿(7)两边均贴有定子永磁体(9),该裂齿(7)与其两边的定子永磁体(9)组成三实体阵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交替极永磁型并联互补弧线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两个子电机的定子单元(iii)的同相线圈设置为串联连接并共用同一个电枢绕组(10),且两个子电机的定子部分(i)在空间上没有机械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吉文魏凯威盘真保蔡锦豪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