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内窥镜,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窥镜吸引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内窥镜吸引装置的电子内窥镜。
技术介绍
1、电子内窥镜是一种可插入人体体腔和脏器内腔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集光、机、电等高精尖技术于一体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
2、现有电子内窥镜吸引按钮组件均为按压式结构,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为:向下按压吸引阀帽至吸引阀芯中部通孔与吸引腔体左端连通时,此时整个吸引通道打开,吸引通道连接至电子内窥镜头端,从而实现吸引泵从头端吸引患者体内医疗废物的目的;当松开吸引阀帽后,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吸引阀芯向上恢复至初始位置,从而关闭吸引阀芯中间孔与吸引腔体和头端的连接通道,此时吸引通道与大气连通进行泄压。
3、在初始状态下,吸引通道与大气连通,吸引阀芯与吸引腔体为金属密封,要达到密封效果保证吸引通道不与头端吸引通道连通,对二者之间配合精度要求极高,为μm级,实际生产中也很难达到,导致在初始状态下吸引阀芯与吸引腔体间仍存在微量泄漏,使得电子内镜头端仍有被吸引的现象;在医疗上表现为吸引患者肠壁或胃壁。
4、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可避免电子内镜头端在初始状态下仍具有吸引力的情况,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电子内窥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窥镜吸引装置,通过旋转的方式控制吸引阀芯的中心孔与连接通路的连接或断开,可有效降低对吸引腔室与连接通路之间的密封要求,有效避免电子内镜头端在初始状态下仍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内窥镜吸引装置的电子内窥镜。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内窥镜吸引装置,包括:
5、结构主体,设置有用于与电子内镜头端连接的连接通路、用于与吸引泵连接的吸引腔室以及开关控制口;
6、吸引阀芯,在第一角度位置与第二角度位置之间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吸引腔室内,所述吸引阀芯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侧壁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连接通路连通的连通孔;所述吸引阀芯的外侧壁与所述吸引腔室的内侧壁之间密封连接;
7、所述吸引阀芯转动至第一角度位置时,所述中心孔经所述连通孔与所述连接通路连通;所述吸引阀芯转动至第二角度位置时,所述中心孔与所述连接通路切断连通。
8、可选地,所述吸引阀芯包括筒状部和把手部,所述筒状部套设于所述吸引腔室内,所述连通孔设置于所述筒状部;
9、所述把手部的延伸方向具有垂直于所述筒状部的轴向的分量。
10、可选地,所述吸引阀芯转动至第一角度位置时,所述连通孔中朝向所述连接通路的开口将所述连接通路中朝向所述连通孔的端面完全覆盖。
11、可选地,所述筒状部的外侧壁与所述吸引腔室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连通孔的上侧,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连通孔的下侧。
12、可选地,还包括单向阀芯,所述单向阀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升降的设置于所述开关控制口处,且所述单向阀芯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开关控制口处于闭合状态,所述单向阀芯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开关控制口处于打开状态。
13、可选地,还包括阀帽组件和弹性件,所述单向阀芯伸出所述开关控制口的部分与所述阀帽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阀帽组件,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结构主体或所述吸引阀芯;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所述单向阀芯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14、可选地,所述吸引阀芯的内部设置有由上至下尺寸逐渐增大的锥形孔,所述单向阀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锥形孔配合的锥形面;
15、所述单向阀芯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锥形面与所述锥形孔配合使所述开关控制口处于闭合状态;所述单向阀芯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锥形面与所述锥形孔间隙设置以使所述开关控制口处于打开状态。
16、可选地,所述阀帽组件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开关控制口连通的泄压孔。
17、可选地,所述阀帽组件、所述弹性件、所述单向阀芯、所述吸引阀芯组合为一体式结构。
18、一种电子内窥镜,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吸引装置。
19、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窥镜吸引装置的过程中,初始状态下,吸引阀芯转动至第二角度位置,中心孔与连接通路未连通;吸引状态下,吸引阀芯转动至第一角度位置,中心孔与连接通路连通。
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转动吸引阀芯实现中心孔与连接通路的连通或断开,相比于按压的设置方式,转动的设置方式对吸引阀芯于连接通路之间的密封要求降低,密封要求容易实现,可有效避免因密封要求不达标而使连接通路产生吸力的情况;另外,转动的设置方式,操作过程方便。
21、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内窥镜吸引装置的电子内窥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阀芯(200)包括筒状部(210)和把手部(220),所述筒状部(210)套设于所述吸引腔室内,所述连通孔(2101)设置于所述筒状部(2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阀芯(200)转动至第一角度位置时,所述连通孔(2101)中朝向所述连接通路(110)的开口将所述连接通路(110)中朝向所述连通孔(2101)的端面完全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部(210)的外侧壁与所述吸引腔室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00)和第二密封圈(400),所述第一密封圈(300)设置于所述连通孔(2101)的上侧,所述第二密封圈(400)设置于所述连通孔(2101)的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芯(130),所述单向阀芯(13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升降的设置于所述开关控制口处,且所述单向阀芯(130)处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帽组件(500)和弹性件(600),所述单向阀芯(130)伸出所述开关控制口的部分与所述阀帽组件(500)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600)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阀帽组件(500),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结构主体(100)或所述吸引阀芯(200);在所述弹性件(600)的弹性力作用下,所述单向阀芯(13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阀芯(200)的内部设置有由上至下尺寸逐渐增大的锥形孔(230),所述单向阀芯(130)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锥形孔(230)配合的锥形面(130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帽组件(500)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开关控制口连通的泄压孔(51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帽组件(500)、所述弹性件(600)、所述单向阀芯(130)、所述吸引阀芯(200)组合为一体式结构。
10.一种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吸引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阀芯(200)包括筒状部(210)和把手部(220),所述筒状部(210)套设于所述吸引腔室内,所述连通孔(2101)设置于所述筒状部(2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阀芯(200)转动至第一角度位置时,所述连通孔(2101)中朝向所述连接通路(110)的开口将所述连接通路(110)中朝向所述连通孔(2101)的端面完全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部(210)的外侧壁与所述吸引腔室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00)和第二密封圈(400),所述第一密封圈(300)设置于所述连通孔(2101)的上侧,所述第二密封圈(400)设置于所述连通孔(2101)的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芯(130),所述单向阀芯(13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升降的设置于所述开关控制口处,且所述单向阀芯(13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开关控制口处于闭合状态,所述单向阀芯(1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纪明,肖建明,金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金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