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坑中坑支护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免对撑坑中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进程的推进,地下空间利用率越来越高,在小区的地下室、地铁、高铁等部位的地下常需要设计扶梯和电梯以满足人流和运载要求,进而使得坑中坑普遍出现。常规坑中坑的支护结构为钢板桩+内支撑+砖胎膜的形式,但是,常规支护形式的坑中坑在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效率较低,砖胎模施工存在较大的质量隐患和影响关键路线工期。具体体现为土方开挖时有围檩工字钢对撑阻隔效率低,砖胎模砌筑施工圈梁后需间隔1天时间才能继续砌筑,砌筑完成后间隔14天才能进行抹灰施工,抹灰养护7天后才能施工防水,现场拔出钢板桩时容易扰动砖胎模甚至拖拽砖胎模,导致防水接头脱落或者防水层破损,存在质量渗漏风险,且常规支护形式的坑中坑施工工期不少于45天(有圈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免对撑坑中坑支护结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免对撑坑中坑支护结构,包括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对撑坑中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钢板桩(4),所述钢板桩(4)打设在坑中坑(1)侧壁位置的土体内,并沿坑中坑(1)轮廓围成一圈,相邻钢板桩(4)之间通过其边缘匹配的锁口相连,部分钢板桩(4)的顶端高于其两侧的钢板桩(4)的顶端,且高出部分的钢板桩(4)桩体通过钢丝绳(5)与其外侧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7)拉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对撑坑中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4)内侧贴设有一层XPS挤塑板(3),所述XPS挤塑板(3)表面满铺一层尼龙薄膜,且尼龙薄膜表面喷涂一层水性润滑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对撑坑中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钢板桩(4),所述钢板桩(4)打设在坑中坑(1)侧壁位置的土体内,并沿坑中坑(1)轮廓围成一圈,相邻钢板桩(4)之间通过其边缘匹配的锁口相连,部分钢板桩(4)的顶端高于其两侧的钢板桩(4)的顶端,且高出部分的钢板桩(4)桩体通过钢丝绳(5)与其外侧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7)拉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对撑坑中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4)内侧贴设有一层xps挤塑板(3),所述xps挤塑板(3)表面满铺一层尼龙薄膜,且尼龙薄膜表面喷涂一层水性润滑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中辉,付建武,陈浩,黄勇,陈凯,李安青,王英,王青海,程斌,刁福东,王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