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流道滚筒式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982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流道滚筒式除湿装置,涉及除湿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进风通道、除湿滚筒、加热组件、驱动机构和控制单元,进风通道与除湿滚筒的端部转动密封连接,进风通道和除湿滚筒的内部均分隔为能够对应连通的再生气流和处理气流通道,除湿滚筒的再生气流和处理气流通道内均设置有除湿材料,处理气流通道干燥空气,再生气流通道干燥除湿材料,进风通道的再生气流通道内设置有加热组件,进风通道设置于固定支架上,除湿滚筒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加热组件、驱动机构均与控制单元通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再生气流通道内的加热气流对除湿滚筒的透气除湿材料进行脱附再生,在将除湿滚筒进行翻转,可实现透气除湿材料的循环利用,实现高效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湿装置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流道滚筒式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1、工业是全球实现减排减碳的重要领域之一。工业环境下,机器使用频繁且持久,导致工业机器的能效对工业节能减排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如今,除湿装置(或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精密仪器、食品药品的制造车间,以及实验室、手术室、烟草仓库、军用仓库等特殊场所。在这些工商业场景下,除湿装置几乎常年处于24小时开机运行状态,电力消耗大且用电成本高,因此,开发高能效的节能型除湿装置是推动工业低碳发展的必然之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流道滚筒式除湿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除湿装置高效节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流道滚筒式除湿装置,包括进风通道、除湿滚筒、加热组件、驱动机构和控制单元,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除湿滚筒的端部转动密封连接,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除湿滚筒的内部均分隔为能够对应连通的再生气流通道和处理气流通道,所述除湿滚筒的再生气流通道和处理气流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流道滚筒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通道、除湿滚筒、加热组件、驱动机构和控制单元,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除湿滚筒的端部转动密封连接,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除湿滚筒的内部均分隔为能够对应连通的再生气流通道和处理气流通道,所述除湿滚筒的再生气流通道和处理气流通道内均设置有透气除湿材料,所述处理气流通道用于干燥空气,所述再生气流通道用于干燥所述透气除湿材料,所述进风通道的再生气流通道内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进风通道设置于固定支架上,所述除湿滚筒上设置有所述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使所述除湿滚筒实现180°转动,所述加热组件、所述驱动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流道滚筒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通道、除湿滚筒、加热组件、驱动机构和控制单元,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除湿滚筒的端部转动密封连接,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除湿滚筒的内部均分隔为能够对应连通的再生气流通道和处理气流通道,所述除湿滚筒的再生气流通道和处理气流通道内均设置有透气除湿材料,所述处理气流通道用于干燥空气,所述再生气流通道用于干燥所述透气除湿材料,所述进风通道的再生气流通道内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进风通道设置于固定支架上,所述除湿滚筒上设置有所述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使所述除湿滚筒实现180°转动,所述加热组件、所述驱动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流道滚筒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沿直径方向设置有一复合隔板,将所述进风通道分隔成上层的所述再生气流通道和下层的所述处理气流通道,所述复合隔板包括相互粘接的相变蓄热层和保温隔热层,且所述相变蓄热层位于上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流道滚筒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热层包括一密封的轻质金属箱和相变蓄热材料,所述轻质金属箱内填充有所述相变蓄热材料,所述相变蓄热材料包括石蜡、赤藓糖醇;所述保温隔热层的材质包括岩棉、玻璃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流道滚筒式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气流通道所在的上半圆管道为太阳能集热半管,所述太阳能集热半管包括透明夹套和太阳能吸热涂层,所述透明夹套为玻璃材质且内部设置有真空夹层,所述真空夹层内涂覆有所述太阳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柱王帅王清勤赵乃妮孟冲狄彦强赵晨寇宏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