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施工阶段的风仓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掌子面”是坑道或隧道施工中的一个术语,即开挖隧道不断向前推进的工作面,不是一个固定的面,开挖面有掌子面、边墙面和拱顶面,确切地说是正对着操作工人的那个不断向前移动的工作面。
2、为了保证隧道内有足够的空气,往往需要使用通风用于隧道施工阶段的风仓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对隧道内进行通风,通风可以将烟尘、有害气体和尘土排放到隧道的外面,以保持新鲜空气,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通风还可以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减少由于热量、湿度、尘土等因素而导致的不适感。
3、但是通风用于隧道施工阶段的风仓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在通风时,通风用于隧道施工阶段的风仓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往隧道内通的风会因为阻力和通风用于隧道施工阶段的风仓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的管道的摩擦力,导致通入风的动能会因通风的距离增长而逐渐减小,因此在隧道过长时,现有通风用于隧道施工阶段的风仓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往往不能将风通到隧道深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隧道施工阶段的风仓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在隧道施工阶段具有精确监测、智能控制、全面通风、灵活性和安全可靠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并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隧道施工阶段的风仓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检测模块和通风机构,所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5、各所述风速传感器分别设于主洞左线、平行导洞、主洞右线、风渠、风仓、供风竖井和排风竖井的侧壁上。
6、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
7、所述排风竖井连接有多个吸风机。
8、所述风仓内设有多根风管,所述风管与接力风机连接。
9、所述横洞内设有转换机构、并通过转换机构调节横洞内的空气流向。
10、所述转换机构与控制器连接、并通过控制器控制转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12、本系统采用多个风速传感器布置在隧道内,能够准确检测到不同位置的空气流速,实现对通风过程的精确监测。通过控制器对各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实现对接力风机和吸风机转速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的空气流速情况,自动调整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以满足隧道施工不同阶段的通风需求。通风机构包括横洞、供风竖井、排风竖井、接力风机和吸风机等组成,通过这些设备的合理配置,实现了对整个隧道系统的全面通风,有效地保证了施工区域的空气流通。系统结构灵活,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例如,可以根据施工进度和隧道结构的特点,灵活配置通风设备,以适应不同阶段的施工需求。通过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及时响应隧道内外的空气流动变化,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稳定。总之,本系统在隧道施工阶段具有精确监测、智能控制、全面通风、灵活性和安全可靠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并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隧道施工阶段的风仓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检测模块和通风机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多个风速传感器,各所述风速传感器设于隧道内、并用于检测隧道内空气流速,所述通风机构包括横洞(1)、供风竖井(2)、排风竖井(3)、接力风机和吸风机,所述横洞(1)与主洞左线(4)、平行导洞(5)和主洞右线(6)连通、且在连通处设有通风室(7),所述平行导洞(5)和横洞(1)的下部设有风渠(8),所述平行导洞(5)和横洞(1)的上部设有风仓(9),所述风渠(8)的一端与通风室(7)连通,另一端与供风竖井(2)连通、并用于将外界的空气通过通风室(7)导入至各掌子面,所述风仓(9)的一端与通风室(7)连通,另一端与排风竖井(3)连通、并用于通过对流将洞内的污浊空气排出,所述接力风机设于风仓(9)内、并能使风仓(9)内的空气流动,所述吸风机与排风竖井(3)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各风速传感器、接力风机和吸风机连接,并用于根据各风速传感器采集到的空气流速数据进行计算后来控制接力风机和吸风机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施工阶段的风仓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施工阶段的风仓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施工阶段的风仓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竖井(3)连接有多个吸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施工阶段的风仓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仓(9)内设有多根风管(91),所述风管(91)与接力风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隧道施工阶段的风仓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洞(1)内设有转换机构、并通过转换机构调节横洞(1)内的空气流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隧道施工阶段的风仓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与控制器连接、并通过控制器控制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隧道施工阶段的风仓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检测模块和通风机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多个风速传感器,各所述风速传感器设于隧道内、并用于检测隧道内空气流速,所述通风机构包括横洞(1)、供风竖井(2)、排风竖井(3)、接力风机和吸风机,所述横洞(1)与主洞左线(4)、平行导洞(5)和主洞右线(6)连通、且在连通处设有通风室(7),所述平行导洞(5)和横洞(1)的下部设有风渠(8),所述平行导洞(5)和横洞(1)的上部设有风仓(9),所述风渠(8)的一端与通风室(7)连通,另一端与供风竖井(2)连通、并用于将外界的空气通过通风室(7)导入至各掌子面,所述风仓(9)的一端与通风室(7)连通,另一端与排风竖井(3)连通、并用于通过对流将洞内的污浊空气排出,所述接力风机设于风仓(9)内、并能使风仓(9)内的空气流动,所述吸风机与排风竖井(3)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各风速传感器、接力风机和吸风机连接,并用于根据各风速传感器采集到的空气流速数据进行计算后来控制接力风机和吸风机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浩,张欣,童甲修,冯祯毅,李继承,余凤凰,罗志,黄光,徐凯,孙先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