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常修专利>正文

具有伸缩式咬合部的捕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497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伸缩式咬合部的捕鼠器,其包括一基座、一活动部及一触动片,基座的前座部具有一下外缘部及数个承接孔;活动部枢设于基座上,并设有前框部与回复力产生元件,前框部设有一上外缘部及数个伸缩式咬合部,伸缩式咬合部对应承接孔。当老鼠触动此触动片,使活动部借由其回复力产生元件快速的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此上、下外缘部相互接触而夹击老鼠,且伸缩咬合部伸缩的方式捕捉老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兼具捕获老鼠时不流血以提高环境卫生、捕捉方式人道又可防止脱逃、可提高产品的安全性与咬合部可自动调整咬入深度等优点及功效。(*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捕鼠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伸缩式咬合部的捕鼠器
技术介绍
参阅图8,第一种传统的捕鼠装置70具有一固定框71、一咬合框72、一弹力产生 部73及一诱饵部74。在该固定框71与该咬合框72上分别设有数个固定式尖刺件75,用 以紧密的咬住被捕捉到的老鼠91。如图9所示,是第二种传统的捕鼠装置80,其具有一基座81及一活动框部82 ;该 基座81包括数个承接孔811、一置饵部812、一触动片813、一回复力产生元件814及一下外 缘部815 ;该活动框部82包括一上外缘部821及数个固定式尖刺件822 ;固定式尖刺件822 与承接孔811对应,当一老鼠91接近该置饵部812而触动该触动片813,该回复力产生元 件814推动该活动框部82,使其上外缘部821对合该下外缘部815夹击老鼠91,且数个固 定式尖刺件822刺入老鼠91而捕捉到老鼠91。然而,上述两种传统的捕鼠装置仍存在下列缺点1、捕获老鼠时会大量流血很不卫生。传统捕鼠装置的固定式尖刺件的设计是以越 硬越锐利越好,咬合或夹合的动作以越快越大力越好,因此,一旦捕捉到老鼠,固定式尖刺 件会刺入皮内,造成流血,不仅十分恶心,也容易吸引蚊虫或细菌,很不卫生。2、刺入式捕捉十分不人道。在欧美等先进国家,对于猎杀动物亦讲求人道,例如 宰猪时采先电昏再宰杀。同样的,若捕捉到的老鼠是皮破肉绽、血肉模糊、甚至哀嚎尖叫,会导致爱护动物 人士的强烈抗议,认为此产品的设计不够人道,虽可以捕鼠,但太过残忍。3、家中小孩或宠物易误触动而受伤。锐利的固定式尖刺件虽可有效的捕捉到老 鼠,防止其脱逃。反过来说,若家中的小孩或宠物因好奇或意外误触动时,亦会被刺伤流血, 甚至伤及骨头,对于幼儿而言,杀伤力更大。因此产品的安全性较低,容易产生消费者的投 诉或是纠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 供一种具有伸缩式咬合部的捕鼠器,其兼具捕获老鼠时不流血以提高环境卫生、捕捉方式 人道又可防止脱逃、可提高产品的安全性与咬合部可自动调整咬入深度的功效。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伸缩式咬合部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具有一前座部、一枢 接部及一后座部,该前座部具有一概呈U字型的下外缘部、数个承接孔及一置饵部;该后座 部上设有一卡勾部;一活动部,具有一前框部、一上框部及一回复力产生元件,该前框部设 有一上外缘部及数个伸缩式咬合部,该上外缘部对应该下外缘部,该活动部枢设于该基座 的枢接部上且至少具有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该回复力产生元件产生一力使该活动部由该第一位置快速变成该第二位置;一触动片,枢设于该基座上,该触动片具有一触动板及 一触动开口,该触动板具有一触动前缘,当该触动片被触动时,该触动开口会滑离该卡勾部 的另端而脱离,迫使该活动部瞬间由该第一位置旋至该第二位置,且该数个伸缩式咬合部 插入该数个承接孔;其中,每一伸缩式咬合部具有一容纳凹部,位于该前框部上;一咬合 件,位于该容纳凹部内并伸缩一预定距离,该咬合件具有一外端及一内端;一弹性部,连结 该咬合件的内端与该容纳凹部,用以使该咬合件于该容纳凹部内伸缩。前述的具有伸缩式咬合部的捕鼠器,其中又包括数个凸起挡片,其是间隔设置于 该前座部上,且邻近该数个承接孔;数个挡片插孔,其是间隔设置于该前框部上,且邻近该 数个伸缩式咬合部,该数个挡片插孔对应并容纳该数个凸起挡片。前述的具有伸缩式咬合部的捕鼠器,其中咬合件具有一伸出位置、一缩入位置及 一长度,当位于该伸出位置时,该咬合件露出该容纳凹部的部分为该长度的至少50%;当位 于该缩入位置时,该咬合件露出该容纳凹部的部分为该长度的20%至50%。前述的具有伸缩式咬合部的捕鼠器,其中咬合件的外端为圆钝端部。前述的具有伸缩式咬合部的捕鼠器,其中回复力产生元件是选自弹簧、弹片的其 中一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兼具捕获老鼠时不流血以提高环境卫生、捕捉方式 人道又可防止脱逃、可提高产品的安全性与咬合部可自动调整咬入深度的功效。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应用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4A是本技术的前框部与前座部在开启状态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4B是本技术的前框部与前座部在闭合状态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5A是图4B所示的第一位置A1的剖视图 图5B是图4B所示的第二位置B1的剖视图 图5C是图4B所示的第三位置C1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伸缩式咬合部与凸起挡片上下夹击老鼠的第一角度的示意图图图7是本技术的伸缩式咬合部与凸起挡片上下夹击老鼠的第二角度的示意图8是第一种传统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第二种传统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81基座11前座部111、815下外缘部 112、811承接孔 113、812置饵部 114凸起挡片 12枢接部13后座部131卡勾部131A另端420活动部21前框部211,821外缘部212伸缩式咬合部213挡片插孔212A容纳凹部212B咬合件212C弹性部22上框部23,814回复力产生元件30,813触动片31触动板311触动前缘32触动开口70,80捕鼠装置71固定框72咬合框73弹力产生部74诱饵部75、822固定式尖刺件82活动框部91老鼠911骨头L长度P1第一位置P2第二位置P3勾住位置P4松脱位置P5伸出位置P6缩入位置HI第一距离H2第二距离H3第三距离H4第四距离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为一种具有伸缩式咬合部的捕鼠器,参阅图1、图2、图3、图4A及图 4B,其包括一基座10,具有一前座部11、一枢接部12及一后座部13,该前座部11具有一概呈 U字型的下外缘部111、数个承接孔112及一置饵部113 ;该后座部13上设有一卡勾部131 ;一活动部20,具有一前框部21、一上框部22及一回复力产生元件23,该前框部21 设有一上外缘部211及数个伸缩式咬合部212,该上外缘部211对应该下外缘部111,该活 动部20枢设于该基座10的枢接部12上且至少具有一第一位置P1及一第二位置P2 (参阅 图5A),该回复力产生元件23产生一力使该活动部20由该第一位置P1快速变成该第二位 置P2 ;一触动片30,枢设于该基座10上,该触动片30具有一触动板31及一触动开口 32, 该触动板31具有一触动前缘311,当该触动片30被触动时,该触动开口 32会滑离该卡勾部 131的另端131A而脱离,迫使该活动部20瞬间由该第一位置P1旋至该第二位置P2,且该 数个伸缩式咬合部212插入该数个承接孔112 ;其中,每一伸缩式咬合部212具有(参阅图5B)一容纳凹部212A,位于该前框部21上;一咬合件212B,位于该容纳凹部212A内并伸缩一预定距离,该咬合件212B具有一 外端及一内端;一弹性部212C,连结该咬合件212B的内端与该容纳凹部212A,用以使该咬合件 212B于该容纳凹部212A内伸缩。实际上,该咬合件212B具有一伸出位置P5、一缩入位置P6(如图5B及图6所示)及一长度L,当位于该伸出位置P5时,该咬合件212B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伸缩式咬合部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具有一前座部、一枢接部及一后座部,该前座部具有一概呈U字型的下外缘部、数个承接孔及一置饵部;该后座部上设有一卡勾部;一活动部,具有一前框部、一上框部及一回复力产生元件,该前框部设有一上外缘部及数个伸缩式咬合部,该上外缘部对应该下外缘部,该活动部枢设于该基座的枢接部上且至少具有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该回复力产生元件产生一力使该活动部由该第一位置快速变成该第二位置;一触动片,枢设于该基座上,该触动片具有一触动板及一触动开口,该触动板具有一触动前缘;其中,每一伸缩式咬合部具有:一容纳凹部,位于该前框部上;一咬合件,位于该容纳凹部内并伸缩一预定距离,该咬合件具有一外端及一内端;一弹性部,连结该咬合件的内端与该容纳凹部,用以使该咬合件于该容纳凹部内伸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常修
申请(专利权)人:黄常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