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座板的腋下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496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8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具领域,本技术公开了带座板的腋下拐,包括:左肢管、右肢管、拐支件、座板、支撑组件,左肢管和右肢管均与拐支件连接,座板的一端与左肢管和/或右肢管铰接,在乘坐位置时座板趋向于水平,在收纳位置时座板上翻至左肢管与右肢管之间,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三个以上,支撑组件与拐支件的下侧铰接并在外展位置和内收位置之间折叠,支撑组件位于外展位置时稳定支撑座板。本技术带座板的腋下拐通过配置均可摆动的座板和支撑组件,在需要进行休息时,转动座板至乘坐位置并转动支撑组件至外展位置,即可将整个腋下拐切换为座板可以乘坐并通过支撑组件稳定支撑的结构,以便进行休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具领域,特别涉及带座板的腋下拐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的腋下拐杖只能起到对下肢重度残疾者行走支撑作用,若在行走过程中,下肢重度残疾者需要坐下休息,则需要找到合适的位置坐下,非常的不方便。可见,目前的腋下拐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本技术提供带座板的腋下拐,包括:左肢管、右肢管、拐支件、座板、支撑组件,所述左肢管和右肢管均与拐支件连接,

3、所述座板的一端与左肢管和/或右肢管铰接,所述座板在乘坐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摆动,在乘坐位置时座板趋向于水平,在收纳位置时座板上翻至左肢管与右肢管之间,

4、所述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三个以上,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拐支件的下侧铰接并在外展位置和内收位置之间折叠,所述支撑组件位于外展位置时稳定支撑座板。

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带座板的腋下拐通过配置均可摆动的座板和支撑组件,在需要进行休息时,转动座板至乘坐位置并转动支撑组件至外展位置,即可将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座板的腋下拐,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肢管(1)、右肢管(2)、拐支件(3)、座板(4)、支撑组件,所述左肢管(1)和右肢管(2)均与拐支件(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座板的腋下拐,其特征在于:所述腋下拐还包括板连杆(6)、板支座(7),所述板支座(7)沿所述拐支件(3)滑动,所述板连杆(6)的一端与所述板支座(7)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座板(4)铰接,所述座板(4)在乘坐位置时,所述板支座(7)位于滑动行程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座板的腋下拐,其特征在于:所述拐支件(3)的上侧设有滑孔,所述滑孔的周面上还设有避让槽(31),所述板支座(7)...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座板的腋下拐,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肢管(1)、右肢管(2)、拐支件(3)、座板(4)、支撑组件,所述左肢管(1)和右肢管(2)均与拐支件(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座板的腋下拐,其特征在于:所述腋下拐还包括板连杆(6)、板支座(7),所述板支座(7)沿所述拐支件(3)滑动,所述板连杆(6)的一端与所述板支座(7)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座板(4)铰接,所述座板(4)在乘坐位置时,所述板支座(7)位于滑动行程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座板的腋下拐,其特征在于:所述拐支件(3)的上侧设有滑孔,所述滑孔的周面上还设有避让槽(31),所述板支座(7)在所述滑孔内滑动,所述板支座(7)还包括伸出所述避让槽(31)的铰支座(71),所述板支座(7)通过铰支座(71)与所述板连杆(6)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座板的腋下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支座(7)位于滑动行程的下端时所述铰支座(71)与所述避让槽(31)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顺红夏志明谭中平罗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康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