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495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管,涉及引流管技术领域,包括引流管、渗液管、渗液孔、防渗机构、导流机构以及连接机构;其中所述引流管顶端固定连通有渗液管,所述渗液管侧表面开设有渗液孔,所述引流管侧表面安装有防渗机构,所述防渗机构底侧固定连接有导流机构,所述引流管底端固定连通有连接机构;所述防渗机构包括防渗壳、密封垫以及医用双面胶,所述防渗壳固定套接在引流管顶端表面,所述防渗壳顶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该种胸腔引流管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波纹软管顶端固定连通的连通端卡合在引流管底端,而波纹软管底端与连接端卡合,在引流管中的液体导出中,引流管通过波纹软管进行导出,通过连接管与引流袋连通,方便液体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引流管,尤其是一种胸腔引流管


技术介绍

1、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参考已授权专利cn204072895u胸腔引流管,包括穿刺引导针,所述穿刺引导针上套设有内置引流管;所述内置引流管的后端设有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的后端设有外置引流管;所述外置引流管的引流路径上设有单向阀;解决了目前的引流管只能起单纯的引流作用,但是由于护士的误操作,常常会从引流管内将注射药物或冲洗液注射进胸腔内,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身体伤害,操作不便,并容易增加胸腔感染机会,增加了护士工作量,不利于患者引流管的护理,也给患者造成了不便的问题。

3、通过上述专利可以看出现有一些引流管使用过程中,现有一些引流管在使用中,引流管与患者胸腔连接容易出现渗液情况,增加护理工作者的清理难度,降低引流管整体的适用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胸腔引流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1)、渗液管(2)、渗液孔(201)、防渗机构、导流机构以及连接机构;其中所述引流管(1)顶端固定连通有渗液管(2),所述渗液管(2)侧表面开设有渗液孔(201),所述引流管(1)侧表面安装有防渗机构,所述防渗机构底侧固定连接有导流机构,所述引流管(1)底端固定连通有连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液孔(201)数目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渗液孔(201)在渗液管(2)表面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液管(2)与引流管(1)以及波纹软管(4)之间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1)、渗液管(2)、渗液孔(201)、防渗机构、导流机构以及连接机构;其中所述引流管(1)顶端固定连通有渗液管(2),所述渗液管(2)侧表面开设有渗液孔(201),所述引流管(1)侧表面安装有防渗机构,所述防渗机构底侧固定连接有导流机构,所述引流管(1)底端固定连通有连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液孔(201)数目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渗液孔(201)在渗液管(2)表面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液管(2)与引流管(1)以及波纹软管(4)之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壳(8)正半椭圆形结构,所述防渗壳(8)顶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圆环形结构的密封垫(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10)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橡胶垫(10)关于防渗壳(8)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导流端(13)、连通壳(15)、导流管(14)以及第一连通管(12),所述导流端(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