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蛛网型液冷板流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4821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7
本技术涉及一种仿蛛网型液冷板流道,属于飞行器电子散热技术领域,解决现有飞行器散热系统中热源设备占用空间大,流阻大的问题。一种仿蛛网型液冷板流道,包括第一流道单元、第二流道单元、主流道、流道进口和流道出口;流道进口和流道出口分别对称设置于液冷板左右两侧边的中心,流道进口设置于液冷板右侧边中心,与主流道连通;流道出口设置于液冷板左侧板中心,与主流道连通;主流道的纵向截面为矩形,设置于所述矩形液冷板的中间位置,分别与第一流道单元和第二流道单元连通;第二流道单元和第一流道单元结构相同,对称分布于主流道两侧,共同形成仿蛛网型的流道网。本技术的仿蛛网型液冷板流道应用于热源设备中,空间小,流阻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电子散热,尤其涉及一种仿蛛网型液冷板流道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飞行器工作效能的不断提升,飞行器内部的电子设备,如导航系统、控制系统面临着更加严酷的工况。一是工作性能(如探测距离、分辨率等)不断提升使得设备功耗持续升高;二是飞行器平台设计趋于轻量化、小型化,导致设备集成度更高,热流密度进一步提升;三是随着飞行器航时的增加,电子设备面临更长的工作时间。综上,飞行器平台面临着大功耗、长工时、高热流密度的严峻挑战。

2、现有的飞行器平台热控措施一般使用两类技术,一是基于相变材料的被动冷却措施,其缺点在于这种被动消耗式冷源只能支持设备工作有限的时间;二是使用压缩机制冷方式,其缺点在于对电能的消耗巨大,且本身体积质量较大。

3、因而,设计一种可以应用于飞行器平台散热系统的热源设备,在高换热、低流阻的条件下,同时实现飞行器散热系统占用飞行器平台空间小、连续工作时间长,在高热流密度下流阻小,散热面积大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的分析,本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蛛网型液冷板流道,设置于矩形液冷板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流道单元、第二流道单元、主流道、流道进口和流道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蛛网型液冷板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单元为等腰梯形状,包括N个逐层分布的等腰梯形状微流道,N个逐层分布的等腰梯形状微流道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蛛网型液冷板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包括:进口端主流道和出口端主流道,所述进口端主流道通过等腰梯形状的第一流道单元和第二流道单元与出口端主流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蛛网型液冷板流道,其特征在于,沿主流道方向,所述N个逐层分布的等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蛛网型液冷板流道,设置于矩形液冷板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流道单元、第二流道单元、主流道、流道进口和流道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蛛网型液冷板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单元为等腰梯形状,包括n个逐层分布的等腰梯形状微流道,n个逐层分布的等腰梯形状微流道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蛛网型液冷板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包括:进口端主流道和出口端主流道,所述进口端主流道通过等腰梯形状的第一流道单元和第二流道单元与出口端主流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蛛网型液冷板流道,其特征在于,沿主流道方向,所述n个逐层分布的等腰梯形状微流道的尺寸逐级等差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蛛网型液冷板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康冀建东邓广宁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