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4806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7
本技术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成型模具,用于成型形状不规则的中心导体,包括下模本体、上模本体、第一成型件、第二成型件和第一导向件,在合模时,上模本体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使第一成型件沿竖直方向成型中心导体的第一弯折部,同时,第一导向件与第二成型件接触,通过第一导向件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使第二成型件沿水平方向移动,使第二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呈第二预设角度和形状,从而完成对多维度弯折的中心导体的成型工作,该成型模具代替手工作业提高了产品的性能一致性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环形器隔离器是将进入其任一端口的入射波,按照由静电偏磁场确定的方向顺序传入下一个端口的多端口器件。中心导体是环形隔离器的重要部件之一,如图1所示,中心导体3的分支会沿着环形隔离器18的端口伸出,且设置于环形隔离器18内部堆叠组件之上,由于不同产品内部堆叠高度不同会导致中心导体3的位置高度不同,而隔离器第三端口需要和负载19焊接,同时负载19还需要与第三端口处的中心导体3接触,这时候就需要将中心导体3伸出于隔离器17的第三端口的部分折弯成型,从而确保中心导体3、环形隔离器18和负载19三者顺利连接。

2、如图1所示,当中心导体3在环形隔离器18内处于较低位置时,中心导体3与负载19连接时只需要将环形隔离器18第三端口处的中心导体3加工成阶梯状即可。如图2和和图3所示,当中心导体3在环形隔离器18内处于较高位置时,需要将环形隔离器18第三端口处的中心导体3加工出两道弯折方可与负载19顺利连接。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镊子手动成型如图3所示的中心导体3的该两道弯折,但是该成型方式存在中心导体3的两道弯折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型模具,用于弯折中心导体(3),所述中心导体(3)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部(31)、第一弯折部(32)和第二弯折部(33),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件(4)包括成型块,所述成型块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模本体(1)的侧面连接,所述成型块的第二端凸出于所述上模本体(1)靠近所述下模本体(2)的一端设置,所述成型块的第二端用于与待成型的所述第一弯折部(32)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5)上设有第一斜面(51),所述第二成型件(6)上设有第二斜面(61),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模具,用于弯折中心导体(3),所述中心导体(3)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部(31)、第一弯折部(32)和第二弯折部(33),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件(4)包括成型块,所述成型块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模本体(1)的侧面连接,所述成型块的第二端凸出于所述上模本体(1)靠近所述下模本体(2)的一端设置,所述成型块的第二端用于与待成型的所述第一弯折部(32)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5)上设有第一斜面(51),所述第二成型件(6)上设有第二斜面(61),所述第二斜面(61)与所述第一斜面(51)倾斜的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斜面(51)能与所述第二斜面(61)接触并使所述第二成型件(6)沿所述水平方向(b)移动抵压所述第二弯折部(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本体(2)上设有滑槽(21),所述第二成型件(6)沿所述水平方向(b)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21)内,所述第二成型件(6)与所述下模本体(2)之间设有复位件(17),所述复位件(17)用于使所述第二成型件(6)沿所述水平方向(b)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本体(2)上设有第一成型面(22),所述第二成型件(6)上设有第二成型面(62),所述第一成型面(22)与所述第二成型面(62)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弯折部(33)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弯折部(33)位于所述第一成型面(22)与所述第二成型面(6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本体(1)上沿所述竖直方向(a)滑动设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连接有压紧件(8),所述连接杆(9)上套设有弹性件(10),所述弹性件(10)的一端与所述上模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增聪姜杰王昆伦王春明谢国辉周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飞钇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