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线式尾矿坝及其筑坝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24771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线式尾矿坝及其筑坝方法,所述中线式尾矿坝,包括初期坝,拦砂坝,其特征在于初期坝与拦砂坝之间的坝底设有排渗褥垫,排渗褥垫上设有纵向水平穿孔管,以及与纵向水平穿孔管一端连通的位于尾矿库底部的横向水平穿孔管,横向水平穿孔管与竖直排渗井相连,初期坝与拦砂坝之间设有拦砂子堤,初期坝上设有分隔子坝。有利于快速排渗,实现外坝坡定型和沉砂尾矿固结,解决堆积坝外坝坡定型难的问题,方便控制堆积坝体变形,在提高尾矿坝的抗滑、抗震性能等方面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线式尾矿坝及其筑坝方法,属于尾矿筑坝。


技术介绍

1、上游式尾矿筑坝法和中线式尾矿筑坝法,是目前国内湿式堆存尾矿库普通应用的两种尾矿堆坝方式,前者占比甚至超过85%。中线式尾矿筑坝法利用水力机械将入库尾矿进行旋流分级,分级后的细颗粒溢流尾矿排入尾矿库内,粗颗粒沉砂尾矿用于筑坝。相比上游式尾矿筑坝法,采用中线式尾矿筑坝法的尾矿库,最大特点是维持堆积坝坝顶轴线始终不变,并具有库容利用系数高、坝体浸润线埋深大、筑坝尾矿力学指标高、坝体边坡抗滑及抗震稳定性更好等优势。

2、经过多年来相关从业人员对不同尾矿库项目的实践应用和技术积累,中线式尾矿筑坝法的关键技术包括坝址选择、入库尾矿的砂量平衡、筑坝尾矿粒径范围及力学指标、堆积坝外坝坡定型、坝体监测及坡面排水等。如:中国专利公开了的公开“一种用于尾矿中线式筑坝法的旋流器分级沉砂尾矿长距离排放工艺”,公开号为cn 112482313 a,解决了中线式筑坝法传统筑坝工艺沉砂排放区固定在坝顶形成的坝体外坝坡中部较陡、坡度难以均匀一致、容易造成坝面产生冲沟、对坝体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但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线式尾矿坝,包括初期坝,拦砂坝,其特征在于初期坝与拦砂坝之间的坝底设有排渗褥垫,排渗褥垫上设有纵向水平穿孔管,以及与纵向水平穿孔管一端连通的位于尾矿库底部的横向水平穿孔管,横向水平穿孔管与竖直排渗井相连,初期坝与拦砂坝之间设有拦砂子堤,初期坝上设有分隔子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线式尾矿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穿孔管、横向穿孔管外壁包裹有无纺土工布,穿孔的直径为10~15mm,沿管壁均匀分布若干组穿孔,每一组穿孔呈梅花型分布,穿孔管管径和设置数量根据坝体渗流需要确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线式尾矿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排渗井包括由间隔的多根竖向钢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线式尾矿坝,包括初期坝,拦砂坝,其特征在于初期坝与拦砂坝之间的坝底设有排渗褥垫,排渗褥垫上设有纵向水平穿孔管,以及与纵向水平穿孔管一端连通的位于尾矿库底部的横向水平穿孔管,横向水平穿孔管与竖直排渗井相连,初期坝与拦砂坝之间设有拦砂子堤,初期坝上设有分隔子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线式尾矿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穿孔管、横向穿孔管外壁包裹有无纺土工布,穿孔的直径为10~15mm,沿管壁均匀分布若干组穿孔,每一组穿孔呈梅花型分布,穿孔管管径和设置数量根据坝体渗流需要确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线式尾矿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排渗井包括由间隔的多根竖向钢筋与间隔的多根环向钢筋围成的圆柱架,设置在圆柱架上的土工格栅及其上的无纺土工布,设置在圆柱架中心处的竖直穿孔管及其上的无纺土工布,竖直穿孔管下端与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灿蓝蓉刘明生施灿海杨松华黄乔云王欢孙高月程立家李兴李旅兰文仓李连强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