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焊接强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4716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极耳焊接强度检测装置,属于焊接强度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工装主体和工装施力部,所述工装施力部的下端铰接于所述工装主体的端部,所述工装施力部远离所述工装主体的端部设有施力端头,所述施力端头用于插装在极耳的焊接区域,所述工装主体设有弹性拉伸组件,所述弹性拉伸组件连接在所述工装施力部的上端,所述弹性拉伸组件对转动状态下的所述工装施力部施加反向拉力,用于检测极耳的焊接强度。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极耳焊接强度检测装置,对极耳进行撬动时,力度稳定,不会损坏极耳正常的焊接区域或极耳本身,能够有效保证电池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焊接强度检测,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极耳焊接强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激光焊接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激光焊接从工艺、过程处理、缺陷解决办法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突破,pack模组在使用激光焊接过程中极耳处的虚焊情况常常会发生,影响整个电池的正常使用。极耳处的虚焊即两层(多层)极耳之间或汇流排与极耳之间焊接强度不足,甚至没有形成熔深。这种形式的缺陷主要影响电池电性能的稳定发挥,后果比较严重,常常因为一个焊点的虚焊,致使整套电池组不能正常工作。

2、为了确保极耳焊接区域的强度,通常会利用工具直接对极耳进行撬动,但这种方式通常难以控制力度,力度过小难以检测出极耳焊接区域的虚焊情况,力度过大则容易损坏极耳正常的焊接区域或极耳本身,电池质量难以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焊接强度检测装置,旨在解决对极耳进行撬动时,难以控制力度,容易损坏极耳正常的焊接区域或极耳本身,导致电池质量难以保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极耳焊接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耳焊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主体和工装施力部,所述工装施力部的下端铰接于所述工装主体的端部,所述工装施力部远离所述工装主体的端部设有施力端头(3),所述施力端头(3)用于插装在极耳的焊接区域,所述工装主体设有弹性拉伸组件,所述弹性拉伸组件连接在所述工装施力部的上端,所述弹性拉伸组件对转动状态下的所述工装施力部施加反向拉力,用于检测极耳的焊接强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焊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施力部包括工装头(1)和转动座(2),所述工装头(1)安装于所述转动座(2)远离所述工装主体的一侧,所述转动座(2)的下端与所述工装主体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焊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主体和工装施力部,所述工装施力部的下端铰接于所述工装主体的端部,所述工装施力部远离所述工装主体的端部设有施力端头(3),所述施力端头(3)用于插装在极耳的焊接区域,所述工装主体设有弹性拉伸组件,所述弹性拉伸组件连接在所述工装施力部的上端,所述弹性拉伸组件对转动状态下的所述工装施力部施加反向拉力,用于检测极耳的焊接强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焊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施力部包括工装头(1)和转动座(2),所述工装头(1)安装于所述转动座(2)远离所述工装主体的一侧,所述转动座(2)的下端与所述工装主体铰接,所述转动座(2)的上端与所述弹性拉伸组件连接,所述施力端头(3)设于所述工装头(1)远离所述转动座(2)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耳焊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头(1)远离所述施力端头(3)的一侧设有第一阶梯台,所述转动座(2)远离所述工装主体的一侧设有第二阶梯台,所述第一阶梯台和所述第二阶梯台相互适配扣合并利用纵向贯穿的连接螺栓(4)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耳焊接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端头(3)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31)、中间段(32)以及插接段(33),所述连接段(31)的下端面、所述中间段(32)的下端面以及所述插接段(33)的下端面均平齐,所述插接段(33)的上端面自所述中间段(32)逐渐降低,所述中间段(32)的上端面水平设置,所述连接段(31)的上端面自所述中间段(32)逐渐升高,所述中间段(32)的宽度自所述连接段(31)逐渐对称减少,所述连接段(31)的宽度自所述中间段(32)逐渐对称增加。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加昆王学锋董帅于刚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