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电网电能质量优化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468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电网电能质量优化控制装置,涉及电能优化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活动安装在壳体前端处的门体,壳体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壳体的顶面和一侧均嵌入安装有过滤组件,壳体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驱动组件,壳体的内腔一侧设置有第一升降组件,壳体的内腔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升降组件,通过设置散热组件便于对安装在安装板上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避免电子元件温度过高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通过驱动组件和传动组件的配合使用下能够使第二升降组件运作,进而相邻的散热组件上下往复移动,便于对安装在安装板上的电子元件均匀散热,避免无法对部分电子元件散热,提高装置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能优化控制装置,具体为一种微电网电能质量优化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供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稳定、设备及生产的安全及用电经济性,目前一方面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电力电子新技术的应用,大量的非线性、不对称负荷产生的谐波电流、冲击无功、负序电流等注入电网,电压敏感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电能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电力领域首要技术问题,通过电能质量优化控制装置不但可以解决电能质量问题,而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功率传输损耗、提高设备利用率及使用寿命,从而提高电网能效和供电可靠性。

2、在文献cn219287158u中,提出电能质量优化控制装置,解决了目前工作人员不便对电器元件进行检查和维修的问题,其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正面通过铰链连接有箱门,机箱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正面安装有电器元件,安装板的背面安装有连接机构,安装板的正面靠近右侧安装有固定机构,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安装板背面靠近四角位置的支撑杆;本技术,通过立柱和滑块以及复位弹簧和转动杆之间的配合,继而使得安装板能够前后移动,并通过支撑杆和支撑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电网电能质量优化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和活动安装在壳体(1)前端处的门体(2),壳体(1)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面和一侧均嵌入安装有过滤组件(3),壳体(1)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驱动组件(4),壳体(1)的内腔一侧设置有第一升降组件(5),壳体(1)的内腔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升降组件(7),第一升降组件(5)上安装有从动伞形齿轮(8),第一升降组件(5)和第二升降组件(7)之间通过传动组件(6)连接,第一升降组件(5)和第二升降组件(7)的前侧均安装有散热组件(9),散热组件(9)均位于安装板(10)的后侧处。

<p>2.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电网电能质量优化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和活动安装在壳体(1)前端处的门体(2),壳体(1)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面和一侧均嵌入安装有过滤组件(3),壳体(1)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驱动组件(4),壳体(1)的内腔一侧设置有第一升降组件(5),壳体(1)的内腔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升降组件(7),第一升降组件(5)上安装有从动伞形齿轮(8),第一升降组件(5)和第二升降组件(7)之间通过传动组件(6)连接,第一升降组件(5)和第二升降组件(7)的前侧均安装有散热组件(9),散热组件(9)均位于安装板(10)的后侧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网电能质量优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固定安装在壳体(1)一侧的l形板(41)和固定安装在l形板(41)内侧外壁上的驱动电机(42),驱动电机(42)输出端活动贯穿壳体(1)一侧外壁,驱动电机(42)的输出末端固定安装有主动伞形齿轮(43),且主动伞形齿轮(43)和从动伞形齿轮(8)相互啮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网电能质量优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5)包括位于壳体(1)内腔靠近右侧处的链条(51)和分别活动安装在壳体(1)内腔上下两侧内壁上的传动杆(52),传动杆(52)的前端部固定安装有链轮(53),链条(51)的上下两端分别啮合套接在链轮(53)的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卫廉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