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美仙专利>正文

成型水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457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5
本技术属于排水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型水渠。本技术,包括多个相同的水渠框架。本技术将水渠框架放置于预挖的水道位置处,多个水渠框架依次串接,相邻两个水渠框架中一个水渠框架的后连接端部叠设在另一个水渠框架的前连接端部的上方,后连接端部嵌于第一连接凹肩内,前连接端部嵌于第二连接凹肩内,其中一个水渠框架的后连接端部与另一个水渠框架的前连接端部之间还通过多组螺栓螺母固定连接,装配时采用上下叠在一起的形式,配合螺栓螺母进行连接固定,连接效果好,取代以往横向拼接形式,上下叠设一方面可方便清理连接处的泥土杂物,另一方面可提高安装精度,降低安装难度,实际应用中更为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灌排水渠,涉及一种成型水渠


技术介绍

1、灌排水渠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水利设施,对农田的排水防涝和农业灌溉起到重要作用。在传统的灌排水渠施工过程中,都是通过整体浇灌的方式铺设的,工程量大且施工效率比较慢,逐渐被更为合理的拼接结构的灌排水渠施工方法所取代,目前常见的拼接施工方式是直接将各段水渠段简单的横向拼接,此类成型水渠在拼接时泥土杂物容易进入连接处,不方便清理泥土杂物,安装精度较差,安装难度较高,容易漏水,达不到节水灌溉要求。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可以克服以上缺陷的成型水渠十分有必要。

2、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渠[申请号:201510581455.1],所述的水渠为多个拼接水渠拼接而成;所述的拼接水渠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的底板与所述的侧板之间为可拆卸的结构,每个拼接水渠之间通过其边部的连接片相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成型水渠,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方便清理多个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型水渠,包括多个相同的水渠框架(1),水渠框架(1)内设有纵向贯通且具有上敞口的引水槽(2),多个水渠框架(1)依次串接,引水槽(2)依次连通形成引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渠框架(1)沿其纵向依次分为前连接端部(1a)、框架主体段(1b)和后连接端部(1c),前连接端部(1a)的内侧面与框架主体段(1b)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一连接凹肩(1d),后连接端部(1c)的内侧面与框架主体段(1b)的内侧面齐平,后连接端部(1c)的外侧面与框架主体段(1b)的外侧面之间形成第二连接凹肩(1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渠框架(1)为一体式结构,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水渠,包括多个相同的水渠框架(1),水渠框架(1)内设有纵向贯通且具有上敞口的引水槽(2),多个水渠框架(1)依次串接,引水槽(2)依次连通形成引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渠框架(1)沿其纵向依次分为前连接端部(1a)、框架主体段(1b)和后连接端部(1c),前连接端部(1a)的内侧面与框架主体段(1b)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一连接凹肩(1d),后连接端部(1c)的内侧面与框架主体段(1b)的内侧面齐平,后连接端部(1c)的外侧面与框架主体段(1b)的外侧面之间形成第二连接凹肩(1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渠框架(1)为一体式结构,框架主体段(1b)包括支撑板体(1b1)和与支撑板体(1b1)的顶面相连接的翻沿部(1b2),翻沿部(1b2)与支撑板体(1b1)的侧面之间设置沿口加强筋(1b3);一个水渠框架(1)的翻沿部(1b2)与另一个水渠框架(1)的前连接端部(1a)之间还通过多组螺栓(3)螺母(4)固定连接,螺栓(3)与水渠框架(1)的顶面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4)与前连接端部(1a)固定连接;后连接端部(1c)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方盛陈亚红洪协峰蒋庭旭王程磊陈瑞祥林荣
申请(专利权)人:陈美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