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干湿垃圾分离,具体为一种自动分离干湿垃圾的垃圾站。
技术介绍
1、垃圾站是指存放或者回收垃圾的场所,有现实生活中的垃圾站,主要用于小区、厂区等生活区,居民、房屋建设等生活垃圾中转站。主要用于临时堆放垃圾,然后定期通过垃圾转运车等垃圾车集中转运到大型垃圾处理站或者垃圾填埋场。
2、对于小区内的用户垃圾处理时,由于居家垃圾干湿不一样,往往需要工作人员将用户垃圾进行干湿分离,需要将用户垃圾内的干垃圾挑出,并将湿垃圾收集到指定的垃圾桶内,而部分垃圾是干湿混合的状态,工作人员很难做到分离,而干湿混合的垃圾会增加垃圾的重量,导致垃圾在中转运输时较为不便,会减少垃圾中转运输时的运载量,且干湿混合垃圾会加重垃圾的气味,影响周围居民活动。
3、因此,需要一种自动分离干湿垃圾的垃圾站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分离干湿垃圾的垃圾站,有效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分离干湿垃圾的垃圾站,包括壳体(1)、金属板(2)、底座(3)和投料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金属板(2),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投料口(4),所述壳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挡板(26),所述壳体(1)的内侧且位于挡板(26)的下方设置有挤压辊(24),所述壳体(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7),所述伺服电机(17)的输出端与挤压辊(24)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挤压辊(24)的转动,所述壳体(1)的背面设置有推动组件,用于推动辅助辊(23)移动,所述壳体(1)的内侧且靠近挤压辊(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分离干湿垃圾的垃圾站,包括壳体(1)、金属板(2)、底座(3)和投料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金属板(2),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投料口(4),所述壳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挡板(26),所述壳体(1)的内侧且位于挡板(26)的下方设置有挤压辊(24),所述壳体(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7),所述伺服电机(17)的输出端与挤压辊(24)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挤压辊(24)的转动,所述壳体(1)的背面设置有推动组件,用于推动辅助辊(23)移动,所述壳体(1)的内侧且靠近挤压辊(24)的一侧设置有辅助辊(23),所述壳体(1)的侧面且远离辅助辊(23)的一侧设置有清理组件,所述壳体(1)的内侧且位于挤压辊(24)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分离干湿垃圾的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电动推杆(15)和衔接块(16),所述壳体(1)的背面开设有连接槽(18),所述连接槽(18)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衔接块(16),所述壳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分离干湿垃圾的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15)的伸缩端与衔接块(16)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5)伸缩端的移动用于带动衔接块(16)沿着连接槽(18)内侧移动,所述衔接块(16)与辅助辊(23)的转动轴通过轴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分离干湿垃圾的垃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面开设有滑槽(7),所述壳体(1)的侧面且位于滑槽(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往复螺纹杆(9),所述往复螺纹杆(9)的外侧且位于滑槽(7)内螺纹连接有滑块(10),所述往复螺纹杆(9)的末端且靠近连接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套(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家,宋冰,杨永杰,伊昭辉,刘惠彬,郭剑锋,赖光东,许宁静,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苏绿保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