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物品、方法或者制造方法。或者,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工序(process)、机器(machine)、产品(manufacture)或者组合物(composition ofmatter)。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半导体装置、显示装置、发光装置、蓄电装置、照明装置或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用于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二次电池及具有二次电池的电子设备。注意,在本说明书中,蓄电装置是指具有蓄电功能的所有元件及装置。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等蓄电池(也称为二次电池)、锂离子电容器及双电层电容器等都包括在蓄电装置的范畴内。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电子设备是指具有蓄电装置的所有装置,具有蓄电装置的电光装置、具有蓄电装置的信息终端装置等都是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对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电容器及空气电池等各种蓄电装置的研究开发日益火热。尤其是,伴随手机、智能手机、笔记本个人计算机等便携式信息终端、便携式音乐播放机、数码相机、医疗设备、混合动力汽车(hev)、电动汽车(ev)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2.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3.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4.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5.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6.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7.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8.一种锂离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2.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3.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4.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5.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6.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7.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8.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9.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10.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1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12.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13.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14.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15.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16.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17.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18.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19.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20.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2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22.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23.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24.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25.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26.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27.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28.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29.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30.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3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32.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33.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34.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35.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为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36.根据权利要求1-6、8-17、19-25、27、28及30-32的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
37.根据权利要求1-6、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正弘,落合辉明,门马洋平,鹤田彩惠,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