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空间温度调控,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建筑应急调峰复合冷热源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地下建筑空间相对于地面建筑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隔绝性,其内部环境的温度调控往往更多地依赖于地下冷热源系统。从热环境调控设计原则上来说,地下建筑的冷热源系统要面临突发性负荷冲击,例如突然停电或者突然有较大室外引入的冷热量等。然而,现有地下建筑冷热源系统往往仅基于常规负荷进行设计,缺少对不稳定突发性负荷冲击的考量。
2、因此,有必要设计新的冷热源系统,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建筑应急调峰复合冷热源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地下建筑冷热源系统无法满足突发性负荷冲击需求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地下建筑应急调峰复合冷热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末端供冷设备、热泵机组、地埋管换热设备和地下水池;
4、所述末端供冷设备与所述热泵机组通过输水管路组成第一回路;
【技术保护点】
1.地下建筑应急调峰复合冷热源系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应急调峰复合冷热源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应急调峰复合冷热源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建筑应急调峰复合冷热源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建筑应急调峰复合冷热源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建筑应急调峰复合冷热源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建筑应急调峰复合冷热源系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应急调峰复合冷热源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应急调峰复合冷热源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建筑应急调峰复合冷热源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建筑应急调峰复合冷热源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琳,马江燕,邓保顺,侯卫华,何磊,张毓斌,袁艳平,曹晓玲,周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