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侧面上下料的车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417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侧面上下料的车架结构,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总成和设置在底板总成前端的前板总成,底板总成底面的一侧边沿设置有斜坡支腿,当需要上下料时,该斜坡支腿能够向外倾斜伸出支撑地面形成导向斜坡。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物料的自动上下料,特别适用于长度较长的柱状或者管状物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来讲是一种可实现侧面上下料的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1、运输长度较长的柱状或者管状物料的主要难度就在于其上下料问题,传统的方式一般采用吊机装载,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需要额外配置专门的吊机,增加了企业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侧面上下料的车架结构,实现了物料的自动上下料,特别适用于长度较长的柱状或者管状物料。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实现侧面上下料的车架结构,包括底板总成和设置在底板总成前端的前板总成,所述底板总成底面的一侧边沿设置有斜坡支腿,当需要上下料时,该斜坡支腿能够向外倾斜伸出支撑地面形成导向斜坡。

3、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斜坡支腿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底板总成靠近前端和靠近后端的位置;所述斜坡支腿的上端通过铰接座与底板总成连接,斜坡支腿的下端设置有转动支撑板。

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板总成的另一侧边沿上设置有拉管架,底板总成底面位于拉管架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侧面上下料的车架结构,包括底板总成(1)和设置在底板总成(1)前端的前板总成(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总成(1)底面的一侧边沿设置有斜坡支腿(17),当需要上下料时,该斜坡支腿(17)能够向外倾斜伸出支撑地面形成导向斜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侧面上下料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支腿(17)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底板总成(1)靠近前端和靠近后端的位置;所述斜坡支腿(17)的上端通过铰接座(18)与底板总成(1)连接,斜坡支腿(17)的下端设置有转动支撑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侧面上下料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总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侧面上下料的车架结构,包括底板总成(1)和设置在底板总成(1)前端的前板总成(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总成(1)底面的一侧边沿设置有斜坡支腿(17),当需要上下料时,该斜坡支腿(17)能够向外倾斜伸出支撑地面形成导向斜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侧面上下料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支腿(17)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底板总成(1)靠近前端和靠近后端的位置;所述斜坡支腿(17)的上端通过铰接座(18)与底板总成(1)连接,斜坡支腿(17)的下端设置有转动支撑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侧面上下料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总成(1)的另一侧边沿上设置有拉管架(4),底板总成(1)底面位于拉管架(4)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绞盘(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侧面上下料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总成(1)的顶面设置有侧翻梁(6),所述侧翻梁(6)的一端向下弯折形成弯折部(61),且弯折部(61)设置有连接孔(62),所述侧翻梁(6)通过连接孔(62)与底板总成(1)铰接;所述底板总成(1)底面与侧翻梁(6)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顶升油缸(16),该顶升油缸(16)的活塞杆穿过底板总成(1)后与侧翻梁(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侧面上下料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总成(1)的底面有若干主支腿(15),所述主支腿(15)的上端与底板总成(1)连接,主支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先军庞晓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宝旭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