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德才专利>正文

一种书画裱件上墙方法及其专用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22413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提供了一种书画裱件上墙方法及其专用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书画裱件托制过程中使用背面由可控变色油墨印制有纹理的托纸;将书画裱件贴在活动裱墙上且具有纹理的背面朝外,将活动裱墙水平放入干燥柜进行干燥,在此过程中监测温度分布和纹理变化,据此获得书画裱件中出现应力集中趋势的局部区域并加湿抑制处理;待书画裱件干燥后,对书画裱件背面的可控变色油墨纹理进行变色处理;将活动裱墙放入循环柜中,在设定高低湿循环条件对书画裱件进行稳定化处理;将活动裱墙从循环柜中取出,将书画裱件从活动裱墙上启下,即完成书画裱件的上墙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传统上墙装裱工序效率低、喷水操作过度依赖经验、下半部分易拉伸变形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书画裱件上墙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技术介绍

1、上墙是书画装裱修复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工序,它是将湿润的书画裱件贴在裱墙上完成干燥并达到稳定状态的操作。尽管以书画装裱机为代表的高温烘干设备可以让书画裱件在短时间内完成干燥,但高温干燥的书画裱件稳定性差,容易产生两边起翘等变形病害。因此,传统的上墙工序在书画装裱修复中的作用依然难以取代。

2、在实施传统上墙工序过程中,本专利技术人发现传统的上墙工序仍存在几大问题:

3、第一,传统书画装裱的上墙工序需要特定的湿度条件,环境湿度过高、过低均会导致书画裱件出现质量问题,而室内环境下湿度条件难以精确调控,不利于整个装裱修复工作的开展。

4、第二,书画裱件上墙时需要依靠反复的环境湿度循环来使书画裱件达到稳定状态,由于室内环境湿度循环的频率较低,书画裱件达到稳定状态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严重制约了上墙效率。

5、第三,传统上墙工序中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对干燥过快的区域喷洒适量水分以减少该区域的收缩应变对高含水量区域的拉力,抑制书画裱件高含水量区域发生应力集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书画裱件上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画裱件上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利用机械手携带电控喷雾器对出现应力集中趋势的局部区域进行喷雾加湿处理,其中所述机械手上还携带有高清相机,用于对书画裱件上的任意局部区域进行高清观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画裱件上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利用红外热成像仪监测书画裱件的表面温度分布情况和利用工业相机监测书画裱件背面纹理变化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画裱件上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的设定温湿度为:干燥温度23℃,相对湿度75%。>

5.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书画裱件上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画裱件上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利用机械手携带电控喷雾器对出现应力集中趋势的局部区域进行喷雾加湿处理,其中所述机械手上还携带有高清相机,用于对书画裱件上的任意局部区域进行高清观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画裱件上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利用红外热成像仪监测书画裱件的表面温度分布情况和利用工业相机监测书画裱件背面纹理变化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画裱件上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的设定温湿度为:干燥温度23℃,相对湿度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画裱件上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的设定温度和湿度循环条件为:温度23℃、相对湿度在35%与85%之间循环的条件中进行稳定化处理,其中,循环柜工作时先在0.5小时内将相对湿度调整至35%并维持1.5小时,然后在0.5小时内将相对湿度调整至8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德才乔成全
申请(专利权)人:龚德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