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水电站分层取水清渣系统。
技术介绍
1、水库蓄水后,水温存在分层现象,并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对于高坝水电工程,因进水口深度大,若进水口引用底层水体,会导致下放水体温度较低,影响下游生态环境的安全。为了保证下游河道水生态的平衡,丰富河流水生生物种群的多样性,需要分层取水以调控下放水体的温度。目前,通常采用在进水口设置叠梁门实现分层取水,单层叠梁门高度固定,无法根据来流水温动态自适应调节,下泄水温改善效果有限。叠梁门采用门机、台车等移动式启闭设备操作,一台启闭设备需要抓取不同孔口的闸门,根据水位的变幅逐层上提或下放叠梁门,以保障进水口有足够取水深度,分层取水存在操作过程繁琐且耗时长的问题。叠梁门在动水中提放难度较大,在利用叠梁门进行分层取水时需预先将水流截停后再对叠梁门进行提放,操作时间较长,对各大水利工程的电力调度的影响较大。
2、水库水体中往往存在水草及漂浮物,为了避免水草及漂浮物影响水轮机的运行,需要对水草及漂浮物进行拦截和清理。大型水电站拦污漂及中小型水电站进水口拦污栅使用一段时
...【技术保护点】
1.水电站分层取水清渣系统,包括布置于坝体(1)进水口的闸门(2)上游方向两侧的侧墙(3),两堵侧墙(3)之间为竖向布置的挡水墙(4),挡水墙(4)顶部的高程小于侧墙(3)顶部的高程,其特征在于:挡水墙(4)的顶部设置可以相对挡水墙(4)上升和下降的升降门(5),侧墙(3)和挡水墙(4)内设置用于驱动升降门(5)上升和下降的液压机构,两堵侧墙(3)和升降门(5)之间形成进水缺口;进水缺口处还安装拦污板(6),拦污板(6)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堵侧墙(3)的内侧,拦污板(6)包括竖直部(61)和水平部(62),水平部(62)位于竖直部(61)的上游侧,竖直部(61)设置过滤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电站分层取水清渣系统,包括布置于坝体(1)进水口的闸门(2)上游方向两侧的侧墙(3),两堵侧墙(3)之间为竖向布置的挡水墙(4),挡水墙(4)顶部的高程小于侧墙(3)顶部的高程,其特征在于:挡水墙(4)的顶部设置可以相对挡水墙(4)上升和下降的升降门(5),侧墙(3)和挡水墙(4)内设置用于驱动升降门(5)上升和下降的液压机构,两堵侧墙(3)和升降门(5)之间形成进水缺口;进水缺口处还安装拦污板(6),拦污板(6)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堵侧墙(3)的内侧,拦污板(6)包括竖直部(61)和水平部(62),水平部(62)位于竖直部(61)的上游侧,竖直部(61)设置过滤结构,拦污板(6)在其截面上呈l形,竖直部(61)和水平部(62)形成的阴角内安装清污板(7),拦污板(6)的阴角内还安装用于驱动清污板(7)沿阴角顶点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的水平驱动机构(71);两堵侧墙(3)上分别安装一套卷扬装置(8),卷扬装置(8)的一端为进渣端并位于拦污板(6)端部的阴角内,卷扬装置(8)的另一端为出渣端并位于坝体(1)或侧墙(3)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分层取水清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拦污板(6)的阴角内设置至少两条定位槽(63),定位槽(63)的延伸方向与拦污板(6)阴角顶点的延伸方向平行,水平驱动机构(71)安装于定位槽(63)内并与清污板(7)相连,或者水平驱动机构(71)固定安装于清污板(7)并且与定位槽(63)传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电站分层取水清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拦污板(6)为矩形板,拦污板(6)的竖直部(61)和水平部(62)分别设置一条定位槽(63),两条定位槽(63)分别与清污板(7)相对的两个角对应;或者拦污板(6)为矩形板,拦污板(6)的竖直部(61)、水平部(62)和阴角顶点处分别设置一条定位槽(63),三条定位槽(63)分别与清污板(7)相对的三个角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朋,鄢江平,杨姣,杨安林,王皓,揭秉辉,何冰,张娅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