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22405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2
本申请提供一种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该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包含第一磷源、锂源、金属M源和碳源的第一原料混合,进行第一烧结,得到第一结晶体;将第一结晶体与包含第二磷源、锂源、金属M源、碳源和掺杂前驱体的第二原料混合,进行第二烧结,得到第二结晶体;将第二结晶体与第二原料混合,进行第三烧结,得到第三结晶体;将第三结晶体与第二原料混合,进行第四烧结,得到磷酸盐系正极材料。随着烧结次数的增加,烧结温度呈梯度升高,这样有利于实现分层结晶,第二磷源进行过量添加,使得P元素与掺杂元素形成配位体,有效抑制了掺杂元素在循环过程中的自团聚,提高了循环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当前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主要的问题包括锰平台衰减、循环性能差、高温存储差等缺点,而引起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晶体结构的稳定性,锂离子扩散阻力以及电子的传导能力。目前,针对这些问题的改善方法主要包括:碳包覆、元素掺杂、颗粒形貌调控、粒径调控等。其中,元素掺杂是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改善方法,通过掺杂不同的位点可以拓宽锂离子的一维传输通道,或者改善破坏了磷酸盐系材料中的p-o四面体共价键,进而提高了电子传导能力。

2、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领域,主要还是关注电池的高温存储、循环性能、安全性能等。但是,众所周知,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主要与晶体结构、主元素流失、结构坍塌等内在因素有关。虽然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的晶体体积变化不大,但结构变化迅速,导致掺杂金属出现晶格内团聚的现象,进而严重影响了循环性能。

3、针对当前这种问题,行业内暂时无法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抑制或解决。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方法用来提高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r/>

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原料中,所述第二磷源中的P元素与所述锂源中的Li元素的摩尔比为(1.001~1.03):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M源为铁源和锰源时,在所述第一原料中,Li元素:Mn元素:Fe元素:P元素的摩尔比为(1~1.05):x:y:1,其中x+y=1,0<x<1,0<y<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烧结的温度为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原料中,所述第二磷源中的p元素与所述锂源中的li元素的摩尔比为(1.001~1.03):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m源为铁源和锰源时,在所述第一原料中,li元素:mn元素:fe元素:p元素的摩尔比为(1~1.05):x:y:1,其中x+y=1,0<x<1,0<y<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烧结的温度为350℃~45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第一烧结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原料与溶剂混合,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杰王鹏孔令涌李波桥冯泽叶峰杭静饶一楠李意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