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冲洗的隔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360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49
本技术公开了隔油装置领域的一种反冲洗的隔油装置,包括三通双向止回阀主体,三通双向止回阀主体底部的外侧固定有固定框,固定框下表面两端的中部均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朝下并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限位杆,固定框下表面对应限位杆固定有若干限位套筒,限位杆的上端均插入至对应的限位套筒内,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对三通双向止回阀主体的高度进行调节,有助于对外界不同高度的管道之间进行安装,便于稳定的对三通双向止回阀主体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隔油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反冲洗的隔油装置


技术介绍

1、钻井时地下的岩石被钻头钻碎后随泥浆一起带至地面,这些岩石碎屑称为岩屑或砂样,进行钻油井时,带起的岩石碎屑上会携带油,这种岩石碎屑就被称为含油岩屑。

2、需要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便于对滤池内的含油岩屑进行冲洗,反冲洗又称滤池冲洗,目的是清除截留在滤料层中的杂质,使滤池在短时间内恢复过滤能力,反冲洗对剥离滤料表面所沉积的悬浮固体的能力有限,常与表面冲洗或气洗结合,来提高冲洗效率,冲洗时需要对岩屑上携带的油与水之间进行分离,以便于对油进行回收。

3、现有对岩屑上冲洗下的油与水之间进行分离时需要使用隔油装置,通过三通双向止回阀能够对油与水之间进行分离,且能够降低成本,便于提升对油进行回收的工作效率,有助于对油进行收集回收,但是现有的三通双向止回阀使用时,不能够对三通双向止回阀的高度进行调节,不利于对不同高度的管道之间进行安装,不便于稳定的对三通双向止回阀进行使用。

4、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反冲洗的隔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冲洗的隔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反冲洗的隔油装置,包括三通双向止回阀主体,所述三通双向止回阀主体底部的外侧固定有固定框,固定框下表面两端的中部均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朝下并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限位杆,固定框下表面对应限位杆固定有若干限位套筒,限位杆的上端均插入至对应的限位套筒内。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框呈水平状态,液压缸呈竖直状态,限位套筒呈竖直状态,限位杆呈竖直状态,限位杆的外环面均与相对应限位套筒的内环面之间呈相匹配贴合的状态。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套筒的设置,有助于对限位杆进行限位,便于对限位杆进行使用。

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呈水平状态,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撑垫,支撑板的下表面与相对应第一支撑垫的上表面之间呈相匹配贴合的状态。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垫的设置,能够对支撑板的下表面进行支撑及防护。

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相远离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呈水平状态,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二支撑垫。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撑垫的设置,能够对安装板的下表面进行支撑及防护。

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与相对应第二支撑垫的上表面之间呈相匹配贴合的状态,安装板两端的中部均沿竖直方向螺纹插设有螺栓,螺栓的栓头朝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的设置,能够对第二支撑垫进行固定及限位。

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栓贯穿安装板上对应位置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螺栓贯穿第二支撑垫上对应位置的上表面与下表面。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的设置,有助于对安装板进行安装,便于对安装板进行使用。

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框上表面两侧的中部均固定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呈竖直状态,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均与三通双向止回阀主体上的对应位置之间相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杆的设置,有助于对固定框与三通双向止回阀主体之间进行限位。

1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框上表面两端的中部均固定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呈竖直状态,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均与三通双向止回阀主体上的对应位置之间相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撑杆的设置,有助于对固定框与三通双向止回阀主体之间进行限位。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技术中,液压缸的输出端进行伸出或是收回时,在支撑板的作用下使得固定框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固定框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时能够带动三通双向止回阀主体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以便于对三通双向止回阀主体的高度进行调整,使用时油水分离效果佳,能够降低成本,安全可靠,便于操作,能够对三通双向止回阀主体的高度进行调节,有助于对外界不同高度的管道之间进行安装,便于稳定的对三通双向止回阀主体进行使用。

20、2、本技术中,第一支撑垫能够对支撑板的下表面进行支撑及防护,便于对支撑板进行使用,第二支撑垫能够对安装板的下表面进行支撑及防护,有助于对安装板进行使用,固定框沿竖直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限位套筒沿相对应限位杆的外侧进行移动,支撑板能够通过限位杆及限位套筒对固定框进行限位,有助于稳定的对固定框进行移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冲洗的隔油装置,包括三通双向止回阀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双向止回阀主体(1)底部的外侧固定有固定框(2),固定框(2)下表面两端的中部均安装有液压缸(5),液压缸(5)的输出端朝下并固定有支撑板(8),支撑板(8)上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限位杆(7),固定框(2)下表面对应限位杆(7)固定有若干限位套筒(6),限位杆(7)的上端均插入至对应的限位套筒(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冲洗的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呈水平状态,液压缸(5)呈竖直状态,限位套筒(6)呈竖直状态,限位杆(7)呈竖直状态,限位杆(7)的外环面均与相对应限位套筒(6)的内环面之间呈相匹配贴合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冲洗的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8)呈水平状态,支撑板(8)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撑垫(10),支撑板(8)的下表面与相对应第一支撑垫(10)的上表面之间呈相匹配贴合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冲洗的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8)相远离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安装板(9),安装板(9)呈水平状态,安装板(9)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二支撑垫(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冲洗的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的下表面与相对应第二支撑垫(11)的上表面之间呈相匹配贴合的状态,安装板(9)两端的中部均沿竖直方向螺纹插设有螺栓(12),螺栓(12)的栓头朝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冲洗的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2)贯穿安装板(9)上对应位置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螺栓(12)贯穿第二支撑垫(11)上对应位置的上表面与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反冲洗的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上表面两侧的中部均固定有第一支撑杆(3),第一支撑杆(3)呈竖直状态,第一支撑杆(3)的上端均与三通双向止回阀主体(1)上的对应位置之间相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反冲洗的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上表面两端的中部均固定有第二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4)呈竖直状态,第二支撑杆(4)的上端均与三通双向止回阀主体(1)上的对应位置之间相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冲洗的隔油装置,包括三通双向止回阀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双向止回阀主体(1)底部的外侧固定有固定框(2),固定框(2)下表面两端的中部均安装有液压缸(5),液压缸(5)的输出端朝下并固定有支撑板(8),支撑板(8)上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限位杆(7),固定框(2)下表面对应限位杆(7)固定有若干限位套筒(6),限位杆(7)的上端均插入至对应的限位套筒(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冲洗的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呈水平状态,液压缸(5)呈竖直状态,限位套筒(6)呈竖直状态,限位杆(7)呈竖直状态,限位杆(7)的外环面均与相对应限位套筒(6)的内环面之间呈相匹配贴合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冲洗的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8)呈水平状态,支撑板(8)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撑垫(10),支撑板(8)的下表面与相对应第一支撑垫(10)的上表面之间呈相匹配贴合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冲洗的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8)相远离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安装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凤卢乃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中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