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封闭式电动机的附加冷却器、电动机、一种冷却电动机的方法以及电动机的用途。
技术介绍
1、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损耗,必须排除该损耗才能保证电动机的正常运行。
2、在此,主要使用各种冷却介质,例如,气体(特别是空气)或液体(特别是水)。
3、在封闭电动机中,存在内部封闭的冷却循环(主循环),其中,循环的特别是空气或其他介质。在此,主循环的介质的循环冷却是在机器上布置的热交换器(次循环)中进行的。
4、本质上,除其他外,对于这些封闭式电动机,存在两种已知的空气冷却器原理。一方面是管束式空气对空气热交换器。缺点是这需要相对较大的结构体积和昂贵的制造成本。为了保持冷却性能,需要对管束式空气对空气热交换器的各个管进行清洁,该情况非常复杂。此外,几乎不能对电动机进行对称、均匀的冷却。
5、此外,空气对空气板式热交换器基本上由wo 01/05017a1和wo 2016/046407a1已知。这些热交换器的缺点是结构比较复杂并且空气引导部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以此为出发点,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目的是避免上述缺点并且提供一种电动机的附加冷却器,该附加冷却器具有相对简单的空气引导部并且能适应电动机所需的热负荷。
2、所提出目的通过一种电动机的附加冷却器成功实现,该电动机具有带有绕组系统的定子和能绕轴旋转安装的转子,
3、-其中,附加冷却器实施为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主循环和在流体方面与主循环分离的次循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机(5)的附加冷却器(4),所述电动机具有带有绕组系统的定子(17)和以能围绕轴(7)转动的方式安装的转子(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5)的附加冷却器(4),其特征在于,平行于所述轴的所述中央通道(20)能够接收能由直接布置在机器(5)上的集成风扇或独立风扇(8,31)产生的气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机(5)的附加冷却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循环(3)能够被设计为开放的,即能够利用环境空气运行。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5)的附加冷却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冷却器(4)的所述壳体(15)具有所述主循环(2)和所述次循环(3)的供气开口和排气开口(10,11,37,38)。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5)的附加冷却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冷却器的所述壳体(15)具有所述主循环(2)和所述次循环(3)的引导装置(12)。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5)的附加冷却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循环(2)和/或所述次循环(3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5)的附加冷却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循环(2)和所述次循环(3)之间的热交换能在所述模块(1)的板之间进行,其中,所述板特别是垂直于所述轴(7)地对齐。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5)的附加冷却器(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次循环(3)之前、特别是在所述中央通道(20)之前布置有空气过滤器。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5)的附加冷却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1)在流体方面的布置在所述主循环(2)和/或所述次循环(3)中实施为连续和/或平行的。
10.一种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附加冷却器(4)的电动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5)的壳体(26)具有开口(10,11),所述开口对应于所述附加冷却器(4)的供气开口和排气开口,从而将主循环(2)设置成使得所述主循环能够借助于次循环(3)的冷却气流冷却下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附加冷却器(4)的电动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循环(2)和/或所述次循环(3)的所述冷却气流由所述电动机(5)的独立风扇(31)或集成风扇(8,24)产生。
12.一种用于冷却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动机(5)的方法,其中,借助传感器检测主循环(2)和/或次循环(3)中的冷却温度,将数据传送至闭环控制装置,以便控制独立风扇(31)的转速和/或设置所述附加冷却器(4)和/或所述电动机(5)的引导装置(12)。
1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动机(5)在压气机、压缩机中的用途,其中,根据用途和安装位置经由体积流量和所述模块(1)的数量和/或类型来适配冷却性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电动机(5)的附加冷却器(4),所述电动机具有带有绕组系统的定子(17)和以能围绕轴(7)转动的方式安装的转子(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5)的附加冷却器(4),其特征在于,平行于所述轴的所述中央通道(20)能够接收能由直接布置在机器(5)上的集成风扇或独立风扇(8,31)产生的气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机(5)的附加冷却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循环(3)能够被设计为开放的,即能够利用环境空气运行。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5)的附加冷却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冷却器(4)的所述壳体(15)具有所述主循环(2)和所述次循环(3)的供气开口和排气开口(10,11,37,38)。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5)的附加冷却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冷却器的所述壳体(15)具有所述主循环(2)和所述次循环(3)的引导装置(12)。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5)的附加冷却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循环(2)和/或所述次循环(3)以连续和/或平行的方式穿流过所述模块(1)。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5)的附加冷却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循环(2)和所述次循环(3)之间的热交换能在所述模块(1)的板之间进行,其中,所述板特别是垂直于所述轴(7)地对齐。
8.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埃里克·克龙保斯基,昂德雷杰·卢纳切克,马丁·鲁特,
申请(专利权)人:茵梦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