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点型微动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3100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4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触点型微动开关,其包括固定底座和设置在固定底座上的活动块,活动块可相对固定底座沿第一方向滑动;固定底座上设置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第一触点位于第一支撑件上,第二触点位于第二支撑件上,且第一支撑件为弹性件;第一支撑件与活动块之间通过连动结构连接,当活动块沿第一方向滑动时,通过该连动结构可驱动第一支撑件沿第二方向靠近或远离第二支撑件,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对于上述结构的微动开关,两导电连接触点采用的是非滑动式的点接触方式,触点间不会因为频繁的滑动接触而产生电弧火花,大幅减少了电弧产生的可能性,减少了因电弧引发的安全隐患,从而显著提高了开关的耐电弧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开关,尤其涉及一种触点型微动开关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微动开关的设计与应用广泛存在于各种电子和电气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微动开关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电路的快速连接和断开,而其工作机制通常依赖于机械动作来控制电路的导通和断开。

2、传统的微动开关通常包括滑动接触结构,如夹块和金属片。当用户需要实现开关的导通时,会通过按压开关触头来使夹块下滑,从而与金属片形成滑动接触。相应地,要断开开关时,则需要将夹块从金属片上滑出。这种设计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简单性和成本效率,但也存在显著的局限性和不足。

3、一方面,由于夹块和金属片之间是通过滑动接触来完成导通与断开,这种机制在电流较大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电弧火花。电弧不仅会对开关的触点造成损伤,从而降低其使用寿命,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引起安全问题,特别是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时。

4、另一方面,对于需要承受大电流的应用场景,如电动汽车,传统的微动开关设计可能并不适宜。在这些应用中,电流的大幅变化和高频率的开关动作要求开关具有更高的耐电弧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点型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可相对所述固定底座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导电连接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位于第一支撑件上,所述第二触点位于第二支撑件上,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件为弹性件,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件可弹性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支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型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点型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的第一抵顶部和设置在所述活动块上的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点型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可相对所述固定底座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导电连接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位于第一支撑件上,所述第二触点位于第二支撑件上,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件为弹性件,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件可弹性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支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型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点型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的第一抵顶部和设置在所述活动块上的第二抵顶部,借助于所述活动块的滑动,所述第一抵顶部和所述第二抵顶部可互相抵接或错位,当所述第一抵顶部与所第二抵顶部抵接时,所述第一支撑件远离所述第二支撑件,以使得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分离;当所述第一抵顶部与所第二抵顶部错位时,所述第一支撑件靠近所述第二支撑件,以使得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点型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上设置有一通槽,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活动端位于所述通槽中,所述通槽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通槽连通的开口部,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开口部所在位置,以使得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可互相接触或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点型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顶部位于靠近所述通槽的顶部的一端,当所述活动块处于自然状态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轩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精微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