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养殖喂料技术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应性强的养殖喂料装置。
技术介绍
1、禽类养殖是养殖业重要的种类之一,禽类养殖业主要采用散养、笼养、平养和生态养殖等方式,散养占用的场地大、周期长、产出相对较低,平养的土地利用率也较低、卫生问题难以解决,生态养殖模式的前期投入大、养殖禽种集中度低,因此在禽类养殖业中,笼养是较常采用的方式,禽类笼养的占地空间小、饲养集中、便于管理,通常还可以采用重叠式笼养法,进一步提高集约程度和产出率,缩短产出周期,是一种投入和产出相对均衡的禽类养殖方式。重叠式笼养的高集约化可以带来诸多便利,摊薄养殖成本,但随之而来的是养殖喂料的挑战,由于叠笼式养禽的集中程度高,投料喂料的工作量大、强度大、重复度高,叠笼高低不一,采用传统的人工投料的方式显然存在明显的缺点:人工投料时工人身体俯仰频繁,走动投料时还需负担一定重量的饲料,手臂动作频繁重复的时间较长,导致工人的肢体极为疲惫、易劳损,常需根据养殖规模增加人手以达到足够的投喂频度和喂料量;且传统人工投料难以避免饲料溅洒,投量也难以较均匀地控制,易造成饲料浪费,综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性强的养殖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性强的养殖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一侧设置有把手(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性强的养殖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内部两侧对称开设有四条滑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性强的养殖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30)的入口上方设置有提手(31),所述提手(3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料斗(30)的入口边沿两侧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应性强的养殖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性强的养殖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性强的养殖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一侧设置有把手(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性强的养殖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内部两侧对称开设有四条滑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性强的养殖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30)的入口上方设置有提手(31),所述提手(3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料斗(30)的入口边沿两侧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应性强的养殖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30)外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四个第一连接块(32),所述第一连接块(32)外侧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性强的养殖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30)下方并列设置有第一连接架(33)和第二连接架(34),所述臂架(5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架(33)下侧;所述螺旋输送机(60)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架(34)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应性强的养殖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顶侧开设有槽孔(22),所述卷扬机(40)的拉索穿过所述槽孔(22)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提手(31)顶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应性强的养殖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50)包括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第三连杆(53)和第一电缸(54),所述第一连杆(51)和两个所述第三连杆(53)并列设置,所述第二连杆(52)和所述第一连接架(33)并列设置,所述第一连杆(51)的上端和两个所述第三连杆(53)的上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架(33)下侧,所述第二连杆(52)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51)下端和所述第三连杆(53)下端,两个所述第三连杆(53)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冉,宋立波,石怀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牛承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