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东医院专利>正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多重基因检测体系及试剂盒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2281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多重基因检测体系,包括分别针对肠道病毒、人双埃可病毒、结核分枝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肺炎链球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肺炎支原体、单纯疱疹病毒1型、单纯疱疹病毒2型、脑膜炎奈瑟菌、EB病毒、无乳链球菌、新型隐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人类疱疹病毒6型、大肠杆菌K1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进行检测的正反向引物,检测样本为脑脊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多重基因检测产品通量高、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用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同步鉴定和半定量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重基因检测产品以及该产品所用到的检测体系,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1、脑炎和脑膜炎是由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在美国,每年约7/10万人因脑炎住院,大约50%的病例病因不明;在已知的病因中,20%-50%是由病毒引起。据who估算,全球病毒性脑炎发病率约为3.5/10万-7.4/10万。近年,肠道病毒脑炎在我国各个地区先后爆发,成为我国当前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全世界每年约有12.5万婴幼儿死于细菌性脑膜炎,其致残率高达25%-50%。

2、目前常用的病原学检测方法脑脊液培养、革兰染色阳性率低,培养周期长(至少24-48h),敏感性会受到抗生素使用的影响;且在脑炎和脑膜炎患者中,脑脊液革兰染色的阴性率超过90%,无法完全满足临床对于检测速度和准确性的要求。病毒检测也一直是国内微生物检测的短板。

3、目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的病原体检测主要依靠脑脊液培养、涂片染色,特异性抗体和pcr等方法,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脑脊液培养、涂片染色法:阳性率低,可能的原因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多重基因检测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针对肠道病毒、人双埃可病毒、结核分枝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肺炎链球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肺炎支原体、单纯疱疹病毒1型、单纯疱疹病毒2型、脑膜炎奈瑟菌、EB病毒、无乳链球菌、新型隐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人类疱疹病毒6型、大肠杆菌K1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进行检测的正反向引物,检测样本为脑脊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多重基因检测体系,其特征在于:针对肠道病毒的正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针对肠道病毒的反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多重基因检测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针对肠道病毒、人双埃可病毒、结核分枝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肺炎链球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肺炎支原体、单纯疱疹病毒1型、单纯疱疹病毒2型、脑膜炎奈瑟菌、eb病毒、无乳链球菌、新型隐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人类疱疹病毒6型、大肠杆菌k1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进行检测的正反向引物,检测样本为脑脊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多重基因检测体系,其特征在于:针对肠道病毒的正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针对肠道病毒的反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多重基因检测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针对人rna内参进行检测的正反向引物、针对人dna内参进行检测的正反向引物和针对系统质控内参进行检测的正反向引物;针对人rna内参的正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针对人rna内参的反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针对人dna内参的正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9所示,针对人dna内参的反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0所示;针对系统质控内参的正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1所示,以及针对系统质控内参的反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2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多重基因检测体系,其特征在于: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虎王诗雯迟文静金俊王粟李亚周姜文容丁立杨峰张景皓吴勇王伟建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