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逆变器与并联逆变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2245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4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并联逆变器与并联逆变控制系统,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当第一开关管的漏极与第一开关管的源极断开,且第二开关管的漏极、第二开关管的源极导通的情况下,第一回路断开且第二回路导通,外接直流电源向第一电感、并联谐振模块输出直流电压,以使第一电感、并联谐振模块储存电能,当第二开关管的漏极与第二开关管的源极断开,第一开关管的漏极、第一开关管的源极导通时,第一回路导通且第二回路断开,外接直流电源向第一电感输出直流电压,以使第一电感储能电能,且并联谐振模块经第一隔离电容、第二隔离电容,向外接负载提供交流电压,可以使得直流电的电能损耗较小,电压转换效率高,功率密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逆变器,尤其涉及一种并联逆变器与并联逆变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正弦波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的逆变器类型,进而,逆变器可以用来驱动各种电子设备和家电运行,为了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

2、目前的正弦波逆变器的包含的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子元器件较多,这样一来,导致直流电在转换的过程中电能损耗较大,电压转换效率低,且正弦波逆变器的成本较高,占用空间大,且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并联逆变器与并联逆变控制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逆变器对直流电转换的过程中电能损耗较大,电压转换效率低,且正弦波逆变器的成本较高,占用空间大,且可靠性低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并联谐振逆变器,包括第一电感、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并联谐振模块、第一隔离电容以及第二隔离电容,其中,第一电感、第一开关管的漏极、第一开关管的源极以及外接直流电源依次串接成第一回路,第一电感、并联谐振模块、第二开关管的漏极、第二开关管的源极、以及外接直流电源依次串接成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联谐振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感、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并联谐振模块、第一隔离电容以及第二隔离电容,其中,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以及外接直流电源依次串接成第一回路,所述第一电感、所述并联谐振模块、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源极、以及所述外接直流电源依次串接成第二回路,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一隔离电容、外接负载、所述第二隔离电容、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源极、以及所述外接直流电源依次串接成第三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谐振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回路断开且所述第二回路导通时,所述并联谐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谐振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感、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并联谐振模块、第一隔离电容以及第二隔离电容,其中,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以及外接直流电源依次串接成第一回路,所述第一电感、所述并联谐振模块、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源极、以及所述外接直流电源依次串接成第二回路,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一隔离电容、外接负载、所述第二隔离电容、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源极、以及所述外接直流电源依次串接成第三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谐振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回路断开且所述第二回路导通时,所述并联谐振逆变器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第一回路导通且所述第二回路断开时,所述并联谐振逆变器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谐振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回路断开且所述第二回路导通时,所述并联谐振逆变器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第一回路导通且所述第二回路断开时,所述并联谐振逆变器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谐振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回路断开且所述第二回路导通时,所述并联谐振逆变器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第一回路导通且所述第二回路断开时,所述并联谐振逆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哈克布·阿圭伦·加西亚邹权福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乐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