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多燃料高效掺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22401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多燃料高效掺烧系统,涉及锅炉掺烧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底端面焊接有两个长方形块状结构的支撑块。本申请通过辅助部分的设置,第一,能够通过增压风机实现燃烧的供气;第二,在实现燃烧供气的同时,能够实现多种燃料箱锅炉本体内的辅助推送;第三,因内部燃烧导致气体膨胀,膨胀后的气体容易回流,通过增压风机的供气,可避免废气回流导致污染;第四,当第一排料管堵塞时,调整三通阀门,而后启动增压风机,此时能够实现第一排料管的清堵,解决了现有装置虽然能够进行掺烧,但是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通过一个结构实现多种燃料的充分掺拌,用以达到低成本高掺拌效率的目的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掺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多燃料高效掺烧系统


技术介绍

1、多燃料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不同的燃料混合使用可以充分利用每种燃料的优势,降低排放有害气体,保护环境;此外,多燃料技术中的某些燃料还可以回收利用,降低燃料的浪费,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目前锅炉在燃烧时大多采用掺烧的方式。

2、现有装置虽然能够进行掺烧,但是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通过一个结构实现多种燃料的充分掺拌,用以达到低成本高掺拌效率的目的;现有装置在燃烧过程中,燃烧室内在温度的影响下导致气体膨胀,进而气体会通过加料部分向外扩散,进而影响了周围环境。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多燃料高效掺烧系统,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多燃料高效掺烧系统,以解决现有装置虽然能够进行掺烧,但是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通过一个结构实现多种燃料的充分掺拌,用以达到低成本高掺拌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多燃料高效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1);所述锅炉本体(1)底端面焊接有两个长方形块状结构的支撑块(101),锅炉本体(1)右端面焊接有两个安装臂(102),两个安装臂(102)上固定有第一输送部分(2);第一输送部分(2)由架体(201)、输送辊(202)、输送带(203)、安装架(204)、第一进料斗(205)和第一电机(206)构成,架体(201)固定在安装臂(102)顶端面,架体(201)上转动连接有两根输送辊(202),两根输送辊(202)上套接有一个输送带(203),架体(201)前端面固定有一个第一电机(206),第一电机(206)的转动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多燃料高效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1);所述锅炉本体(1)底端面焊接有两个长方形块状结构的支撑块(101),锅炉本体(1)右端面焊接有两个安装臂(102),两个安装臂(102)上固定有第一输送部分(2);第一输送部分(2)由架体(201)、输送辊(202)、输送带(203)、安装架(204)、第一进料斗(205)和第一电机(206)构成,架体(201)固定在安装臂(102)顶端面,架体(201)上转动连接有两根输送辊(202),两根输送辊(202)上套接有一个输送带(203),架体(201)前端面固定有一个第一电机(206),第一电机(206)的转动轴与左侧一根输送辊(202)的转动轴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多燃料高效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01)顶端面焊接有一个安装架(204),安装架(204)为凹形结构,安装架(204)上焊接有一个第一进料斗(20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多燃料高效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01)上焊接有第二输送部分(3),第二输送部分(3)由第二进料斗(301)、粉碎辊(302)、第二电机(303)和第一排料管(304)构成,第二进料斗(301)固定在架体(201)的左端面,第二进料斗(301)内转动连接有两根粉碎辊(302),第二进料斗(301)前端面固定有两个第二电机(303),两个第二电机(303)分别与两根粉碎辊(302)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多燃料高效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料斗(301)底端面焊接有一根第一排料管(304);锅炉本体(1)上通过固定加固定有掺拌部分4(),掺拌部分4()由桶体4(01)、盖板(402)、第三电机4(03)、转轴(404)、叶轮(405)和第二排料管(406)构成,桶体(401)固定在锅炉本体(1)上的固定架上,桶体(401)顶部扣接有一个盖板(402),盖板(402)顶端面固定有一个第三电机(403),第三电机(403)的转动轴上固定有一根转轴(404),转轴(404)位于桶体(401)内部,转轴(404)上呈线性阵列状固定有叶轮(40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多燃料高效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最上方一个所述叶轮(405)的顶端面与盖板(402)的底端面接触,最上方一个叶轮(405)的顶端面还与第一排料管(304)底端面接触,叶轮(405)上叶片的宽度大于第一排料管(304)的直径,当叶轮(4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斌余恒刘康宁徐春吴利信徐岱
申请(专利权)人:恒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