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墨铸铁管防滑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2376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墨铸铁管防滑脱结构,包括连接管,两个铸铁管的相对端分别插设在连接管的两端内部,连接管内设置有齿轮齿条传动组件,齿条齿轮传动组件包括齿轮和两个齿条,齿轮转动安装在连接管内,两个齿条分别通过一个连接杆与两个铸铁管连接,两个铸铁管上分别螺纹套装有一个螺帽,螺帽通过第一定位螺钉与连接管固定连接,每个螺帽与连接管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解决了现有的球墨铸铁管不便于安装使用,容易出现滑脱现象,同时解决了现有的球墨铸铁管安装结构密封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液等现象,避免球墨铸铁管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受腐蚀使设备受损,进而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球墨铸铁管,具体涉及一种球墨铸铁管防滑脱结构


技术介绍

1、球墨铸铁管是使用18号以上的铸造铁水经添加球化剂后,经过离心球墨铸铁机高速离心铸造成的管材,称之为"球墨铸铁管"(ductile cast iron pipes),简称为球管、球铁管和球墨铸管等,球墨铸铁管是用于保送水、煤气、气氛、油和取暖蒸汽等日常较高压力流体和其他用处的球墨铸材的特点是内壁光滑、重量轻、耐腐蚀、防结垢功用好。

2、现有的球墨铸铁管不便于安装使用,容易出现滑脱现象,同时现有的球墨铸铁管安装结构密封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液等现象,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受腐蚀使设备受损,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球墨铸铁管防滑脱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球墨铸铁管防滑脱结构,其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的齿轮齿条传动组件、螺帽、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等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球墨铸铁管不便于安装使用,容易出现滑脱现象,同时解决了现有的球墨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墨铸铁管防滑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两个铸铁管(4)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管(12),两个所述铸铁管(4)的相对端分别插设在连接管(12)的两端内部,所述连接管(12)内设置有齿轮齿条传动组件,所述齿条齿轮传动组件包括齿轮(15)和两个分别与齿轮(15)相啮合的齿条(14),所述连接管(1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供齿轮(15)安装的安装块(16),所述齿轮(15)转动安装在安装块(16)上,两个所述齿条(14)分别通过一个连接杆(13)与两个铸铁管(4)连接,两个所述铸铁管(4)上分别螺纹套装有一个螺帽(19),所述连接管(12)位于两个螺帽(19)之间,所述螺帽(19)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墨铸铁管防滑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两个铸铁管(4)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管(12),两个所述铸铁管(4)的相对端分别插设在连接管(12)的两端内部,所述连接管(12)内设置有齿轮齿条传动组件,所述齿条齿轮传动组件包括齿轮(15)和两个分别与齿轮(15)相啮合的齿条(14),所述连接管(1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供齿轮(15)安装的安装块(16),所述齿轮(15)转动安装在安装块(16)上,两个所述齿条(14)分别通过一个连接杆(13)与两个铸铁管(4)连接,两个所述铸铁管(4)上分别螺纹套装有一个螺帽(19),所述连接管(12)位于两个螺帽(19)之间,所述螺帽(19)通过第一定位螺钉(20)与所述连接管(12)连接,每个所述螺帽(19)与连接管(12)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7)和第二密封圈(18),所述第一密封圈(17)和第二密封圈(18)均套设在铸铁管(4)上,所述第一密封圈(17)固定在连接管(12)的一端,所述第二密封圈(18)固定在螺帽(19)的一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管防滑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2)上设置有一个用于锁紧固定所述齿轮齿条传动组件的定位机构(21);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管防滑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13)的顶端通过连接块(212)固定设置有旋转手柄(211),所述螺纹杆(213)的底端转动设置有第一定位块(214),所述第一定位块(21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橡胶块(215)。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管防滑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铁管(4)包括管体(42),所述管体(42)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耐磨层(41),所述管体(42)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防腐层(43)。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管防滑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铁管(4)上远离连接管(12)的一端设置有加长管(1),所述加长管(1)内固定设置有限位挡环(2),所述限位挡环(2)上靠近铸铁管(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定位套圈(3),所述定位套圈(3)位于加长管(1)内,所述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小兵解永存陈彦吉焦吉坤李平袁和平周世锋贾世永郭天日吴展飞纪洋师千里朱继宏李永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