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重屏障的药物逐级释放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22326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重屏障的药物逐级释放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缓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包括装载药物的纳微米球和装载药物的水凝胶,所述装载药物的纳微米球与所述装载药物的水凝胶通过物理交联形成复合结构;所述装载药物的纳微米球的粒径范围为50nm‑500μm;所述装载药物的纳微米球中的载药量大于所述装载药物的水凝胶中的载药量;所述药物包括亲水性药物或疏水性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多重屏障的药物释放制剂可弥补单重屏障载体的突释或滞释问题,最终实现药物零级长效释放,并长期稳定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缓释药物制剂,具体涉及一种多重屏障的药物逐级释放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药物缓控释制剂能在特定时间内按照一定释放速率释放,有效控制体内血药浓度,发挥药物最佳疗。单重屏障是目前研究较多的药物缓释制剂。将药物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直接吸附,包埋或接枝到载体材料中,主要包括膜,支架,凝胶,纳微米球,微针等,利用载体材料的空间阻碍延缓药物的释放速率达到缓慢释放的目的。单重屏障载体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材料成型加工的条件剧烈苛刻,难以保持生物活性药物的稳定性;其次,材料降解速率不可控影响药物的持续稳定释放;最后,材料应用于体内时的免疫原性高,尤其对体内比较脆弱、敏感的组织易造成炎症反应,生物安全性差。天然高分子材料已被证实具有高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能够稳定药物本身活性,已经成为药物递送系统领域中的热门材料之一。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合成高分子材料中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性风险的问题,但是整个释放过程中依然存在突释、滞释、释放不完全等问题,降低药物疗效的同时也提高治疗成本。因此,选择高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制备多重屏障载体药物逐级释放制剂,逐级释放的典型特征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重屏障的药物逐级释放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载药物的纳微米球和装载药物的水凝胶,所述装载药物的纳微米球与所述装载药物的水凝胶通过物理交联形成复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屏障的药物逐级释放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药物的纳微米球和装载药物的水凝胶的基质材料为丝素蛋白,所述纳微米球与水凝胶中的丝素蛋白含量的质量比范围为10:1-1:10。

3.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重屏障的药物逐级释放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屏障的药物逐级释放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药物的微米球为装载药物的氧化石墨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重屏障的药物逐级释放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载药物的纳微米球和装载药物的水凝胶,所述装载药物的纳微米球与所述装载药物的水凝胶通过物理交联形成复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屏障的药物逐级释放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药物的纳微米球和装载药物的水凝胶的基质材料为丝素蛋白,所述纳微米球与水凝胶中的丝素蛋白含量的质量比范围为10:1-1:10。

3.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重屏障的药物逐级释放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屏障的药物逐级释放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药物的微米球为装载药物的氧化石墨烯/聚多巴胺改性的丝素蛋白微球,制备方法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重屏障的药物逐级释放制剂,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丝素蛋白水溶液的浓度为1-40%wt/v;步骤s2中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4000-20000,所述聚乙二醇溶液的重量百分比为10%-60%,所述孵育的温度为25-60℃,时间为2-24h;步骤s3中所述丝素蛋白纳微米球、多巴胺盐酸盐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2-15:0.5-1,所述催化剂为ph=8.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媄典生物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