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来说涉及电池堆垛打包,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芯输送定位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锂电池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在锂电池电芯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芯进行传输,由于电芯的重量较大,单个电芯的重量高达数千克,在对多个电芯进行运输时,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发生跑偏、传输速度慢等不良现象。且不同包材的电芯间距不同,因此在对电芯进行转移储存时,需要对电芯进行定位,并调整电芯之间的间距。目前,通常采用夹爪对电芯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需要占用较大的设备空间,且整体运行效率低下。且有些变距机构在执行变距定位操作时,容易有造成蓝膜或电芯表面损伤,降低电芯良率。
2、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电芯输送定位设备。
3、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电芯输送定位设备,包括:
5、定位输送件,用于沿x轴方向输送电芯,包括驱动机构、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和多根滚轴,所述第一轮组和所述第二轮组分
6、顶升机构,配置于所述滚轴的下方,所述顶升机构能够上升穿出所述滚轴之间的间隙,以抬升电芯至与所述滚轴分离;以及
7、变距定位机构,包括多个沿y轴方向排列的变距单元,每个所述变距单元均包括变距模组和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电芯,所述变距模组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沿y轴方向运动,以调节相邻两个电芯之间的间距。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相邻两个所述变距单元的夹持组件在y轴方向上彼此避让。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轮组包括第一同步带、驱动轮以及成排设置的多个传动轮、惰轮,所述第二轮组包括第二同步带以及成排设置的多个传动轮、惰轮;所述驱动轮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轮组中,所述驱动轮、多个所述传动轮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内侧连接,多个所述惰轮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二轮组中,多个所述传动轮与所述第二同步带的内侧连接,多个所述惰轮与所述第二同步带的外侧连接;其中,首根滚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传动轮连接,其余滚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传动轮、惰轮连接,且其余滚轴同一侧的所述传动轮和所述惰轮交叉设置。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一轮组还包括第一张紧轮,所述第一张紧轮配置在所述驱动轮的一侧或两侧,且均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外侧连接。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首根滚轴与相邻的滚轴在同一侧均设置有传动轮,相邻两传动轮之间绕设有第二张紧轮,所述第二张紧轮与所述第二同步带的外侧连接。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轮组和/或所述第二轮组还包括第三张紧轮,所述第三张紧轮绕设于首个传动轮和末个传动轮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同步带/第二同步带的内侧连接。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一对夹板和夹持驱动件,一对所述夹板用于夹持电芯,所述夹持驱动件用于驱动一对所述夹板沿y轴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相邻两所述夹持组件,其中之一的所述夹板设有避让部,以使得另一夹持组件的夹板穿过。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夹板包括横杆部和连接于所述横杆部下方的竖杆部,所述横杆部沿x轴方向延伸,并和所述竖杆部呈t型或倒l型;所述横杆部配置于所述输送面上方,所述竖杆部穿过所述间隙区连接至所述夹持驱动件。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升降板、顶升驱动件以及多个顶升台,所述顶升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升降,其配置为顶升气缸和/或螺旋同步升降器;所述顶升台安装于所述升降板上,所述升降板上升以带动所述顶升台穿出所述间隙区与电芯接触;所述变距单元安装于所述升降板上,且每一所述顶升台均对应设置在一所述变距单元上。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入料输送件,所述入料输送件用于将电芯输入所述定位输送件,所述入料输送件上安装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入料导向件,两个所述入料导向件之间形成供电芯输送的通道。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入料输送件上方安装有扫码器和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平移驱动件、滑轨和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的滑动件,所述滑轨沿y轴方向延伸,所述扫码器固接于所述滑动件,所述平移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动件沿所述滑轨滑动。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对齐机构,所述对齐机构配置于所述定位输送件的输送路径上,用于对电芯的前侧面进行定位;所述对齐机构包括挡板和挡板驱动件,所述挡板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挡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的挡板沿x轴方向运动
19、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电芯输送定位设备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芯输送定位设备,结构紧凑,布局合理,顶升机构能够对从定位输送件的间隙区穿出,将电芯顶升至与输送件分离。通过夹持组件实现对电芯的夹持定位,然后再通过变距模组同时对电芯和夹持组件进行变距操作,变距定位的效率高。此外,由于相邻两夹持组件在移动时,能够彼此避让,不会发生移动干涉,有效延长了运动行程,使得设备的结构更为紧凑,减少占用空间,且能够有效避免因为碰撞干涉造成的电芯或设备损伤。
21、进一步地,该电芯输送定位设通过的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对多根滚轴进行同步传动。第一轮组中,驱动轮和传动轮设置在第一同步带的内侧,惰轮设置在外侧。第二轮组中,传动轮设置在第二同步带的内侧,惰轮设置在外侧。输送件的首根辊轴两端连接两传动轮,同一个驱动电机对两侧的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的同时驱动,同步性高,传动效率高,能够有效减少电机的使用数量。
22、进一步地,定位输送件的其余滚轴的一端连接传动轮,另一端连接惰轮,且多根其余辊轴同一侧的传动轮和惰轮交叉设置,使得第一同步带仅对其中一部分的辊轴进行传动,其他的辊轴由另一侧的第二同步带传动,既保证良好的同步传动效果,又能够提供较大的传动力,适用于电芯等重量较大的的产品的运输。且两个传动轮之间绕设惰轮,使得同步带与传动轮的接触更好,打滑小,传动比相对稳定,运行更平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输送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输送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变距单元的夹持组件在y轴方向上彼此避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输送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组包括第一同步带、驱动轮以及成排设置的多个传动轮、惰轮,所述第二轮组包括第二同步带以及成排设置的多个传动轮、惰轮;所述驱动轮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轮组中,所述驱动轮、多个所述传动轮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内侧连接,多个所述惰轮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二轮组中,多个所述传动轮与所述第二同步带的内侧连接,多个所述惰轮与所述第二同步带的外侧连接;其中,首根滚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传动轮连接,其余滚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传动轮、惰轮连接,且其余滚轴同一侧的所述传动轮和所述惰轮交叉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输送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轮组还包括第一张紧轮,所述第一张紧轮配置在所述驱动轮的一侧或两侧,且均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外侧连接;首根滚轴与相邻的滚轴在同一侧均设置有传动轮,相邻两传动轮之间绕设有第二张紧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输送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一对夹板和夹持驱动件,一对所述夹板用于夹持电芯,所述夹持驱动件用于驱动一对所述夹板沿y轴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相邻两所述夹持组件,其中之一的所述夹板设有避让部,以使得另一夹持组件的夹板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输送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包括横杆部和连接于所述横杆部下方的竖杆部,所述横杆部沿x轴方向延伸,并和所述竖杆部呈T型或倒L型;所述横杆部配置于所述输送面上方,所述竖杆部穿过所述间隙区连接至所述夹持驱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输送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升降板、顶升驱动件以及多个顶升台,所述顶升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升降,其配置为顶升气缸和/或螺旋同步升降器;所述顶升台安装于所述升降板上,所述升降板上升以带动所述顶升台穿出所述间隙区与电芯接触;所述变距单元安装于所述升降板上,且每一所述顶升台均对应设置在一所述变距单元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输送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入料输送件,所述入料输送件用于将电芯输入所述定位输送件,所述入料输送件上安装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入料导向件,两个所述入料导向件之间形成供电芯输送的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输送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输送件上方安装有扫码器和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平移驱动件、滑轨和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的滑动件,所述滑轨沿y轴方向延伸,所述扫码器固接于所述滑动件,所述平移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动件沿所述滑轨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输送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齐机构,所述对齐机构配置于所述定位输送件的输送路径上,用于对电芯的前侧面进行定位;所述对齐机构包括挡板和挡板驱动件,所述挡板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挡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的挡板沿x轴方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输送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输送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变距单元的夹持组件在y轴方向上彼此避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输送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组包括第一同步带、驱动轮以及成排设置的多个传动轮、惰轮,所述第二轮组包括第二同步带以及成排设置的多个传动轮、惰轮;所述驱动轮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轮组中,所述驱动轮、多个所述传动轮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内侧连接,多个所述惰轮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二轮组中,多个所述传动轮与所述第二同步带的内侧连接,多个所述惰轮与所述第二同步带的外侧连接;其中,首根滚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传动轮连接,其余滚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传动轮、惰轮连接,且其余滚轴同一侧的所述传动轮和所述惰轮交叉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输送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轮组还包括第一张紧轮,所述第一张紧轮配置在所述驱动轮的一侧或两侧,且均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外侧连接;首根滚轴与相邻的滚轴在同一侧均设置有传动轮,相邻两传动轮之间绕设有第二张紧轮,所述第二张紧轮与所述第二同步带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轮组和/或所述第二轮组还包括第三张紧轮,所述第三张紧轮绕设于首个传动轮和末个传动轮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同步带/第二同步带的内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输送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一对夹板和夹持驱动件,一对所述夹板用于夹持电芯,所述夹持驱动件用于驱动一对所述夹板沿y轴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相邻两所述夹持组件,其中之一的所述夹板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其斌,黄俊强,庄鑫源,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合南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