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涉及相应的结构设计、流体换热以及浸没式液冷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精准控制局部流量的浸没式热管理系统与方法。
技术介绍
1、电化学储能设施、数据中心等电子设备在运行中会放出大量热量,且随着设备性能升级,其发热量逐渐增大;这些设备也会面临一些对不利于运行的低温环境,当电气设备在不适宜的温度下运行,可能会出现设备运行效率降低、寿命缩短、热失控爆炸等问题。为使上述设备可以运行在安全、适宜的温度区间,热管理措施需要与时俱进发展。热管理技术中,空气冷却和液冷板冷却是当下的主流热管理手段,却也面临着换热效率低,温度控制效果不足的问题。浸没式冷却技术是下一代具有巨大潜力的热管理技术,具有传热效率高、温度分布均匀、结构简单、高能源效率等优势。目前浸没式冷却系统雏形已经出现,在流动式浸没式热管理技术中,通常赋予发热设备周围绝缘液一个固定流量,或者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对绝缘液的总流量进行调整。这类技术为了满足温度控制需求,需要加大空间绝缘液的整体流量,这就导致某些发热量小、对热管理需求低的发热单元周围绝缘液流速同步增加,造成热管理效率低、能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精准控制局部流量的浸没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舱(1)、供液箱(2)和高压舱(3);若干个发热单元(5)安装于所述设备舱(1)内且相邻发热单元(5)具有间隙;绝缘液(4)沿设备舱(1)、供液箱(2)和高压舱(3)形成循环回路,且所述发热单元(5)始终浸没于设备舱(1)内的绝缘液(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精准控制局部流量的浸没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回路还包括液泵一(11)和换热器(8),所述换热器(8)连接调温设备(7),所述调温设备(7)为所述换热器(8)提供冷媒,所述冷媒在所述换热器(8)中与所述高压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精准控制局部流量的浸没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舱(1)、供液箱(2)和高压舱(3);若干个发热单元(5)安装于所述设备舱(1)内且相邻发热单元(5)具有间隙;绝缘液(4)沿设备舱(1)、供液箱(2)和高压舱(3)形成循环回路,且所述发热单元(5)始终浸没于设备舱(1)内的绝缘液(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精准控制局部流量的浸没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回路还包括液泵一(11)和换热器(8),所述换热器(8)连接调温设备(7),所述调温设备(7)为所述换热器(8)提供冷媒,所述冷媒在所述换热器(8)中与所述高压舱(3)提供的高温的绝缘液(4)换热,降温后的绝缘液(4)回流入所述高压舱(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于精准控制局部流量的浸没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液(4)在设备舱(1)和供液箱(2)内均未充满,且所述高压舱(3)接入制冷系统回路且通过管道一(13)连接所述供液箱(2)内的液面以下,所述供液箱(2)内的液面以下通过管道二(14)连接所述设备舱(1)内的液面以下发热单元(5)以上,所述供液箱(2)内的液面以上通过平衡管(12)连接所述设备舱(1)内液面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便于精准控制局部流量的浸没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舱(3)位于设备舱(1)和供液箱(2)的下方;所述供液箱(2)内的液面高度h2高于设备舱(1)内的液面高度h1;所述液面高度h2,为供液箱(2)内的液面与高压舱(3)舱底之间的垂直高度,所述液面高度h1,为设备舱(1)内液面与高压舱(3)舱底之间的垂直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便于精准控制局部流量的浸没式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二上设置有液泵二(9),所述绝缘液(4)的流动分动力循环和冷却循环,所述动力循环为:液泵二(9)将设备舱(1)内发热单元(5)上方的绝缘液(4)泵送至供液箱(2)内,供液箱(2)内的绝缘液(4)在重力作用下流入高压舱(3),再...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