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氮化硼/纳米纤维素复合高导热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导热材料。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子器件不断向集成化、轻量化、小型化与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在高集成度下,电网输变电设备的功率密度显著增大,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不断积累热量,其内部温度快速升高。这势必对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可靠性、运行速率以及寿命产生巨大影响,甚至会导致设备的损坏以及造成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电网设备微型化和集成化的发展对导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配电变压器通常需要涂覆两到三层的涂料来满足散热以及电绝缘等性能,制备过程繁琐,成本高。因此,开发新型的兼具高导热性和优异电绝缘性能的复合材料,是解决电网运行过程的散热问题的重要途经。
2、在聚合物基体中引入氮化铝、氧化铝、碳化硅等陶瓷填料是制造此类复合材料的最常用的方法。然而,即使添加的填料含量很高,由于陶瓷填料的固有热导率较低,且采用传统方法制造出的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很难超过10w/(m·k),无法满足对于高导热复合材料的需求。
3、氮化硼具有与石墨类似的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化硼/纳米纤维素复合高导热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热复合薄膜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组成:氮化硼/纳米纤维素分散体80~95份、聚多巴胺5~20份;所述氮化硼/纳米纤维素分散体中氮化硼的质量分数为50%~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硼/纳米纤维素复合高导热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硼/纳米纤维素分散体利用多级剪切机械剥离设备进行高液相分散剥离制得。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氮化硼/纳米纤维素复合高导热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化硼/纳米纤维素复合高导热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热复合薄膜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组成:氮化硼/纳米纤维素分散体80~95份、聚多巴胺5~20份;所述氮化硼/纳米纤维素分散体中氮化硼的质量分数为50%~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硼/纳米纤维素复合高导热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硼/纳米纤维素分散体利用多级剪切机械剥离设备进行高液相分散剥离制得。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氮化硼/纳米纤维素复合高导热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制备纳米纤维素悬浮液的具体操作为:使用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溴化钠、次氯酸钠对纸浆板进行氧化,反应过程中调节体系ph值保持在9-10,反应结束后将沉淀过滤、水洗,然后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纳米纤维素悬浮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溴化钠、次氯酸钠和纸浆板的用量比例为0.16g:1g:62ml:10g;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林德源,万芯瑗,夏晓健,洪毅成,庄严,韩纪层,陈云翔,严康骅,陈奕扬,郑有哲,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