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骨骼机器人,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电动轮椅外骨骼机器人的防倾斜底盘结构。
技术介绍
1、在现有的电动智能轮椅中,大多数不能满足下肢不便人士上述需求,存在着此类产品种类不多、产品智能化水平低、难以满足患者需求等问题,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其中之一,是根据人体形状和下肢残障人士制作的一台能够实现自主升降立柱直立行走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2、患者在通过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进行训练下肢时,由于患者下肢无法自主控制力度,所以在患者进行训练时现有的下肢外骨骼机器底板无法对机器起到减震防晃的功能,从而使得使得机器人在使用时出现晃动幅度过大甚至出现倾斜的情况发生,不利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轮椅外骨骼机器人的防倾斜底盘结构,患者在通过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进行训练下肢时,由于患者下肢无法自主控制力度,所以在患者进行训练时现有的下肢外骨骼机器底板无法对机器起到减震防晃的功能,从而使得使得机器人在使用时出现晃动幅度过大甚至出现倾斜的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轮椅外骨骼机器人的防倾斜底盘结构,包括底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本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缓冲腔(2),所述缓冲腔(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减震板一(3),所述减震板一(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U形件(4),多个所述U形件(4)的内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移动轮(5),所述底板本体(1)的上表面后方固定连接有垂直安装板(6),所述底板本体(1)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安装槽(7),两个所述安装槽(7)的内部上表面和所述垂直安装板(6)的前表面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安装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轮椅外骨骼机器人的防倾斜底盘结构,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轮椅外骨骼机器人的防倾斜底盘结构,包括底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本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缓冲腔(2),所述缓冲腔(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减震板一(3),所述减震板一(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u形件(4),多个所述u形件(4)的内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移动轮(5),所述底板本体(1)的上表面后方固定连接有垂直安装板(6),所述底板本体(1)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安装槽(7),两个所述安装槽(7)的内部上表面和所述垂直安装板(6)的前表面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安装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轮椅外骨骼机器人的防倾斜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板一(3)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缓冲箱一(9),两个所述缓冲箱一(9)的上表面均对称开设有滑动槽一(10),多个所述滑动槽一(10)的内部左侧和右侧均共同固定连接有滑动杆一(11),多个所述滑动杆一(11)的外侧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一(12),多个所述滑动块一(12)的上表面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3),多个所述连接杆(13)远离多个所述滑动块一(12)的一端均与所述缓冲腔(2)的内部上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多个所述滑动杆一(11)的外侧壁均套设有减震弹簧一(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轮椅外骨骼机器人的防倾斜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2)的内部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凹槽(15),多个所述凹槽(15)的内部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箱(16),多个所述固定箱(16)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减震板二(17),多个所述减震板二(17)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杆(18),多个所述挤压杆(18)的底端均延伸至多个所述固定箱(16)的下方,且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9),多个所述减震板二(17)的上表面和多个所述固定箱(16)的内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二(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孙耘翰,邵科,梁林超,钱铖,曹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太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